小学生视觉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2-24 02:07:29

小学生视觉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 要: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图形图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阅读形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厦门市小学生视觉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押视觉素养;问卷调查;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04-02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不懂图像,不具有一定的视觉素养,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文盲。追溯人类的历史,其实人类很早就开始用图画和符号来记录和表达。考古发现古人在生产生活中会在石壁、洞穴、山岩、器具等对象上凿刻图形图像符号,描绘生产劳动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符号的地位日趋牢固,人类更加注重抽象语言文字符号的学习,而对于图形图像等感官性强的视觉符号并未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感性的视觉感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图像又是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对于小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其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从五颜六色的画面入手提高其各方面能力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主要调查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视觉素养现状,以培养其正确“理解”和“创造”图像等视觉信息的能力。

一、小学生视觉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样本设计

本次调查以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主要样本,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问卷调查中向四年级投放问卷83张,向三年级发放问卷60张,收回有效问卷共计136张。有效问卷中,男生有75人,女生61人,年龄在8-12岁之间,主要调查集中在10-12岁段青少年。

(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学生对图像接触现状及对图像的偏好程度

本次问卷设计中,1-5题主要调查小学生对视觉图像的喜爱程度,以及同其它感官学习的偏爱程度。在问到你是否经常使用画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时,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有66%的学生经常或偶尔用画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但是,占多数的还是“偶尔会”的学生,经常使用的只占10%,仍有34%的小学生从不用画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说明大部分学生并不排斥视觉手段的使用。

同时,在调查读报纸或上网时最先看哪部分内容时,调查数据显示,在读报纸时,学生对图像的注意力和对文字的注意力相当,51%的学生偏好文字信息,49%的学生先被报刊中的图像信息所吸引。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图片信息对学生的吸引力稍逊于文字信息,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各有千秋,在误差范围内,几乎“平分天下”,说明了图片信息在第一时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概率接近一半,直观的视觉形象在一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阅读者在脑海中形成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对阅读和理解文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于对待漫画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不喜欢”或“很不喜欢”看漫画书的学生总数只占7%,由此,看出漫画书是青少年十分热爱的书籍种类。喜欢看漫画书和非常喜欢看漫画书的占了总数的49%,漫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漫画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将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好的漫画甚至可以使人顿悟。

在调查学生对内容一样的两本书,你更愿意选插画较多文字较少的,还是插画较少文字较多的,学生选择插画多的比例为48%,选择文字多的比例为52%,相差不大。

2.学生视觉解读意识与能力的调查

当问到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外,你觉得哪种途径获取知识比较好时,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网络,其次是报纸杂志和电视。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可以获得想要的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自主性强。而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获得的知识不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可能是学习者所不感兴趣的。

问卷中假设学生来到陌生的地方,不认得路,会怎么认路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不认得路的情况下,选择了寻求他人的帮助,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自己看路牌。会看路牌的学生还是占少数的,大多数人选择的是能够直接获取答案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自己读懂图形图像信息。而当问到如果你不会看路牌,原因是什么时,调查数据显示,有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因为“未接触过”路牌而看不懂路牌,少部分学生因为没人教过看不懂,或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懂或其他原因。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看重于学校传授的知识,认为学校没有教过的就不懂,或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学校方面有义务和责任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学习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的意识和解决切实问题的能力。

在问到对教师使用哪种教学媒体比较感兴趣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其次是视频录像,如图1所示。有声有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视频录像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调查结论

学生对图像接触现状及对图像的偏好程度:对于已经掌握了一般常用汉字的小学生,能够进行流畅的文字阅读,所以,文字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视觉图像信息也有着与文字内容相当的地位。小学生普遍喜爱看漫画书。在选择声音或是图像时,小学生喜欢有声有像的多种感觉刺激的方式,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方面,小学生偏向于运用网络方式获取。

学生视觉解读意识与能力的调查结果:学生的视觉解读意识较为薄弱,主动性较差,能力并没有发挥出来。少数学生表现出主动解读视觉图像问题,但是,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开发出他们的潜质,通过寻求他人帮助的方式或其他途径去解读图像。

观察力方面:表现出的整体观察力在优良水平。

创造力方面:小学生能够联想到很多不同的意象,十分具有想象力,但是,对于个体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以描述性的意象为主,即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并且普遍满足于想出一种意象,想出多种意象的占少数。总而言之,小学生对于视觉图像有着天生的解读力,但是,在这种与图像的“天生”的契合没有被刻意培养的情况下也会渐渐消失,所以,作为学校有必要对学生的视觉素养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

三、结束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曾写道,“通过图像进行传播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一切视觉的表达方式正在侵入每一个人的世界,正在渗透到全部的现代生活方式。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体,还是作为娱乐和科研的工具,形象在今天的文化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表现了出来。”因而,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教育改革极为必要。在视觉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隐喻进行图片分析,将观点与一些图片联系起来;将颜色记号用来标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重点或难点等;用流程图表示历史事件发展的顺序;运用积极性想象创造一种属于学习者自己的“心灵黑板”,如想象自己与历史人物交流或访谈,假想自己进入一幅油画或影视剧之后的情形,想象回到过去或未来之后的样子等;画出某一小说中某一故事发生的场景,用简图画出某些设备的操作步骤等。特别是随着信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图片编辑软件层出不穷,信息技术的性能不断增强,这必将为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上一篇:解读“多事” 下一篇:初中生“网络沉迷”转化为计算机学习动力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