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学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时间:2022-02-24 10:33:28

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学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幼儿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智力开发转变为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游戏教育让教学活动游戏化,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本文通过总结幼儿园教学实践,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进行研究。改变传统教育中对游戏化教学的片面认识,促进幼儿教育教学与游戏融合,对游戏的教育价值进行肯定。

【关键字】 幼儿园;课程改革;游戏化;全面发展

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改革方向就是关注儿童发展的主体性,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将儿童的发展整合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一、教学游戏化的理念

1.教育目标

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目标应该蕴含在教育环境中,而不要求必须落实到所谓的明文规定中。这是因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适合简单地进行量化。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目标是以个体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融合,需要通过幼儿的主体活动来体现。

2.教育内容

幼儿教学的游戏化需要开放式的、主题化的进行,通过实现幼儿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达到促进幼儿主题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幼儿教育的游戏化是在幼儿自主探索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而无法进行预设。通过开放式的游戏特点、主题化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游戏的动态融合,反应幼儿生活内容的真实写照。

3.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中,要实现小组化和个别化指导,将每一个幼儿都看作独立的个体,实现发展的个别性,尊重幼儿的学习发展差异,使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主性、主体性的游戏体验。

4.效果总结评估

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的手段不适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发展的、连续的测评。这种量化测评的方式很难反映出幼儿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评估时,有认真细致地记录幼儿的日常表现,包括身体、情绪、认知、个性等多个维度,并且应该重视幼儿的自身纵向对比,而非与他人的横向对比,突出幼儿的个别性差异。

二、教学游戏化特征分析

1.外部特征

(1)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基本特征条件就是教学活动的内容需要让幼儿自己选择。保证幼儿教学活动能够由幼儿自主选择,需要满足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充足的了解以能够选择自己热爱的活又魈猓欢是幼儿园能够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安全保护,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前者需要后者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幼儿园需要给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选择,否则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便无从谈起。

(2)幼儿自行决定活动方式。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之后,需要避免在幼儿教师在活动开展方式上作出限制,否则,在被限制的情况下开展活动,会再次降低幼儿的自主性和兴趣性。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给幼儿充分的信任,切忌代办、干预,给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3)活动难度要与幼儿能力相适应。如果游戏难度超出幼儿自身能力,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可能会使幼儿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从而发生排斥、攻击心理;如果游戏难度低于幼儿自身能力,那么任务就缺乏锻炼的效果,不具备挑战性,此时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厌倦、无趣的行为。所以需要对活动的难度进行良好的把握,保证在幼儿能力范围内,但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任务目标。

(4)以活动本身作为活动目的。游戏之所以称之为游戏,是因为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活动本身,没有任何其他追求目的。因此,教学游戏化的实现也必须符合这一特征,将活动本身作为活动目的,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活动本身中,而非最终获得的奖励或荣誉。如此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一种纯游戏的体验,而非竞赛。

2.内在特征

(1)幼儿个别化的存在。幼儿园个别化就是指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位移的,重视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幼儿,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发现、探索属于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游戏化以张扬幼儿个性,获得幼儿最大发展为目标,将幼儿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活动生命活力的焕发契机,让幼儿获得自由而充分地发展,绽放美丽的生命。幼儿个别化存在就是明确教育只是对人生命活动的干预,而非否认人的主宰性。

(2)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与幼儿个别化的存在紧密相连的是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幼儿主体性发展就是指幼儿在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因为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具备强烈的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在教学活动安排中,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幼儿发挥主体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学任务中需要明确的是,幼儿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的个体,而非知识灌输的对象。

(3)幼儿游戏性的体验。所谓游戏性体验,就是指幼儿的主体情感。由于幼儿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幼儿的学习应该是通过生活体验等获取经验知识,课程的游戏化就是在这种充满兴趣的活动中主动地投入其中,获得兴奋、开心的生理,并体验到目的达成的满足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成就感。

三、实现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的价值与意义

1.实现游戏的工具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在过去的幼儿教育中,通常以游戏来操控幼儿的注意力,维持教学秩序,或者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游戏和教学是两个独立体。而教学游戏化,是将游戏的自主、愉悦精神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和教学成为一个融合体,充分发挥了游戏的工具价值和精神价值。

2.实现教学知识、能力价值与过程、情感价值的平衡

传统教学的典型特征是由教师主导,注重认知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向幼儿传授字还是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中,幼儿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知识,而教学游戏化则不然。教学游戏化中,幼儿成为主导者,并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到知识和技能,不存在被动的问题。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还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观意愿和兴趣,释放了幼儿的情感,为幼儿的创造力提供了空间。

总而言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幼儿课程设置中,要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历年,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面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发趋势,需要广大幼儿工作者不断探索,勇于变化,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上一篇:种特色果树走致富之路 下一篇:欢喜过大年食品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