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格森的“深层自我”状态

时间:2022-02-24 03:21:01

浅析柏格森的“深层自我”状态

摘要:“深层自我”是柏格森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其自由思想得以形成和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对“深层自我”这一纯粹自我状态的正确理解是我们研究柏格森思想的一个关键性的切入点。

关键词:深层自我 表层自我 自由

一、何谓“深层自我”

“深层自我”的提出是针对以往哲学家或心理学家所界定的“表层自我”而说的,“表层自我”把“自我”还原为一系列可以并排置列、彼此外在的、众多的心理状态。 而“深层自我”应该是随着我们的生命一起绵延的自我,这种自我应该是我们无法确切加以规定和用语言加以表达并测量的东西。

二、找寻“深层自我”的纯粹状态

我们总是试图用我们的“先天形式”去认识事物,感知带着现象重回心灵,渐渐地,这心灵的形式必定会沾染事物的印记。带着这种被外物所“污染”的心灵形式再去认识心灵自身就难免不会发生错误。所以要认识“真正的自我”就必须去除那些和心灵无关的外来的形式。

1、空间观念的变形式数目入侵心理状态的结果

柏格森认为:数量关系其实是一种空间关系的变形,因为数目之间之所以有大小之分,在于其级数序列中隐含着容者与被容者的关系,这是数目间得以比较大小的依据,所以说数目关系其实是一种空间关系的变形。

当这一关系侵入心理状态时就会产生关于强度大小的观念。柏格森指出,不论是根深的心理状态,还是和外因有关的心理状态,甚或是简单的心理状态,经过分析后,其强度的内容都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或多或少的心理状态和外部感觉;一个是性质上的变化。如此强度上的差异就是性质上的不同和复杂性的变化。强度大小观念其实是我们为了调和内心状态和外部世界的矛盾而产生的,因为按照内心状态自身来说,每一种状态都是自足的,并不存在一种可以包容另一种的状态。同时又因为它随着时间绵延,相互间组成一个有机体,相互渗透,根本无法用清晰的语言加以表达,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语言,需要具有明晰轮廓的东西,需要暂时的东西。所以为了能很好的将内心状态呈现出来,我们借助了数目观念,即借助了空间的媒介。

2、空间和数目观念侵入内心的结果

常识中存在者一种数目的众多体,它依据的是空间这一纯一的媒介,因为数目概念本身的成立都需要空间作支撑,数目的众多体首先是由一个个单位组成的,它是靠单位的相加得来的如果要把它们当做单位来看待就必须同时具有空间的两个特性:一个是抽象性,即忽略单位间的个体差异,而只考虑其作为单位的共同因素;一个是彼此外在性,如果单位间没有任何区别,则它们就会融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呈现为多个。所以,数目的众多体依据的仍是空间观念这个媒介。而“意识状态的众多性”这一概念则是纯性质和空间观念的调和。

如果将心理状态性质上的进展混入了数目观念或空间依据后,就会认为心理状态间的结合也必然会产生一个意识状态的众多体。众多体已经表明了构成它的各单位间的彼此外在性和明确轮廓,所以将意识状态间的结合看作是最终形成了一个众多体本身就已经引入了空间和数目观念。

这种众多性仍带有数目的众多性的影子,因此不能准确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状态,通过它,我们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真正的自我”。

3、时间与空间的混淆

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时间最大的特点就是“陆续出现”,于是认为只要把这种“陆续出现”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把握了时间。但柏格森认为,这种方法对于记录绵延并无任何意义,因为他只不过是引入了空间的观念,将“陆续出现”转化成了“同时发生”而已。在此,柏格森举了一个关于过了一分钟的例子。过了一分钟在人的脑海中会呈现两种印象:一种是一条线上的60个点一起呈现给我们;一种是秒针在表盘上走一圈。第一种情况并不能给我们一种陆续出现的感觉;第二种情况虽可给予这种感觉,但却是一种错觉,因为钟表和指针之间的位置是事先调整好的,而事实是,第一次钟摆走过的空间在后一次摆动到来时并未留下任何痕迹,又因为它们彼此外在,无法靠记忆将之留住,所以钟摆表达的并非“陆续出现”,而是“同时发生”。这种借助钟表所表示出来的时间实际上是一种属于空间的时间,在此时间是作为空间的第四维度出现的,不是真正的时间,在它之中不能看到“真正的自我”。

三、自我与自由

由于时间与空间的混淆而产生的两种自我――“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于是便呈现在我们眼前了。“深层自我”在柏格森看来,是人实现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表层自我”不可能有自由,因为这一自我是“深层自我”在空间里的象征性表示,是对绵延的、有机的、互相渗透的、变化的、活生生的“深层自我”的凝固化、分裂化、静止的、没有生气的表达。这种自我已变成了“真正自我”的异化物,于是它就有遵循物理规律的义务,也就于无形间丧失了自由。

而“深层自我”是绵延的整个人格体现,是具有生命力的持续,是经常在变动的东西。它不受任何既定规律的制约,因此它具有真正的自由。

柏格森的自由其实是一种行动自由,我们无法对它进行语言上的界定,因为我们一旦讲出来,我们就和绵延精神相抵触了,那么我们所说的自由也就是虚假的自由。我们只能感觉到自由,因为当一个动作越能体现我们的“深层自我”时,越能和我们的整个人格和灵魂相契合,则这动作也就越自由。

所以柏格森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自由问题,就算有,也是对一些观念的混淆造成的。

参考文献:

[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9:P151.

[2]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9:P151.

[3]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9:P156.

作者简介:陈利娟(1986― ),女,河南周口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外国哲学专业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德法哲学。

上一篇:有关强化乡镇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建立道德――政治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