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2-23 06:01:45

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在城市高层建筑建设中人们正在努力的完善高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但是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科技尚不发达,在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人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就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意在更好的完善我国高层建筑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与先进的施工技术促进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对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重视,这样才可以避免发生延误工期、影响施工质量等情况,控制好建筑的整体质量。

一、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的建筑已经达到80多层,在中外建筑行业上处于领先水平;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也产生了新的结构形式,例如作为建筑业的基础物质的混凝土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对建筑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外形更加复杂化,现在新建的很多高层建筑不像之前那样大多是很规则的外形,现在更多的是表达美的曲线外形或部队称的结构,这些都充分利用了会计发展的力量。

2、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3、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首先,检测构造柱设计方位的正确性。构造柱应该设计在建筑物大厅内的四个角落处,同时外墙的转向位置也应该设置构造柱。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要检测构造柱是否已经安放在这些位置,并且检测其位置的正确性。与此同时,还要对山墙与纵墙的交汇处进行检测,并且看这些部位的砖墙承重有没有被其代替。其次,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者资料不全。如果施工之前还没有完备的勘察资料,则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因为如果缺少这些勘察资料,就会没有坚实的设计理论依据。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在方案审查并通过之后或者在对工程进行规划之时就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做出建筑设计图。另外,在扩初设计审查合格之后也要直接设计建筑施工图。最后,抗震设防标准掌握不当。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的设防等级,不能任意的提高或者降低设防等级,前者会造成工程投资超支,后者则会影响整栋建筑的安全性,不利于抗震。

4、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

在对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区、方位、朝向、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客观因素,重视地热、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对单体建筑进行设计时,要保证有充足的迎风面,冬季都有充足的日照,以满足采暖、通风与采光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中,应结合居住区规划布置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减少热岛效应。此外,还应当重视节能材料、节能技术和节能工艺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

5、高层建筑的环保设计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对环保的体现,向建筑无污染、可循环的方向努力。这就要求设计者再设计时,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地质、人文等条件合理的进行设计工作;还要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建筑的整体设计,重视绿色科技的应用,因为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可能会提高建筑的造价,但是对于长期使用来说会带来较大的效益。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工作主要分为基坑支护、土石方的开挖以及混凝土的浇筑三部分,由于高层建筑上面十几层甚至是几十层的重量都是由基础承担着的,因此,基础施工的质量对于整栋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高层建筑施工的总成本和计划的工期中,基础施工的工期和成本也占着较大的比例。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等文件中对基础埋置的深度也是有着明确的说明的,如果是桩基基础,那么其埋置的深度就应为整个建筑高度的1/15左右;而如果是天然的地基,那么其埋置的深度就应为整个建筑高度的1/12左右。深基础在满足了这样的埋置深度的要求,整个建筑才具备成为高层建筑的条件。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有桩基础、箱式基础、复合基础、筏板基础以及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等,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支护工程的施工以及地下水位的防护等工作,避免基础出现滑移的情况,真正的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2、钢筋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必然要进行一些钢筋施工,在应用钢筋施工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对以下三点予以注意:选材和材料进场、现场钢筋施工、钢筋加工工艺。在选择钢筋材料的时候,经常存在着一些质量低下的产品,充当优质产品的情况,进而导致钢筋的抗压强度根本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进行多家对比,选择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产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可以节省工程造价。除此之外,在钢筋施工的时候,其工序非常复杂,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执行,必然会出现浪费施工材料的情况,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工程工期。因此,在进行钢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可以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滑升模板施工技术

滑升模板施工指的就是利用滑升模板系统开展的相关施工,主要包括模板系统、液压提升系统以及操作平台系统这三个部分。滑升模板施工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沿着建筑结构设置一个1.2米高的滑升模板,同时在结构内部进行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利用液压提升系统,沿着支撑杆进行相应的滑升操作,达到指定高度为止,进而完成相关的施工操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取此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支撑材料与模板的使用量,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可以节省一部分人工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此项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但是在应用此种施工技术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钢材的使用量较大、一次性模板投入较多、确保连续施工等,这些情况也就提高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一定要加以注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长久以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一直是困扰着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暴露出了两大问题,分别为商品混凝土的强度问题和混凝土施工泵送过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在这里我们重点强调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无论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其施工工艺流程都差不多,而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规范要求更加严格,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均为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送-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养护,高层建筑的要求标准与多层建筑的规范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也就是说规范的不同也就导致了技术等级的差异。

结束语

要想使高层建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较好的审美体验,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和规划工作。高层建筑在希望发达国家发展较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在我国的发展也较快,只要相关设计者能够做好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工作,那么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洪录.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

[2]刘艳青.高层建筑施工主要技术标准与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1.

上一篇:分析钢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 下一篇:高层建筑的电气自动化设计重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