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生活改变科技

时间:2022-02-23 05:53:21

创新,让生活改变科技

一句“科技以人为本”,让诺基亚俘获了众多忠实的“粉丝”。不过2013年,当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的时候,更多的人从中意识到了市场经济的“残酷”。一位“巨人”的倒下,在唏嘘之余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

创新是很多企业秉承的价值观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苹果iPhone的推出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让大家领略到了颠覆的力量。正如张晨所说:“互联网创新把人的期望值变得很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各种创新产品“遍地开花”的时候,人们也不再轻易满足于各种新奇的设备,而更加期待“懂我”的产品出现。而随着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创新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更加个性的“定制化”成为了最为迫切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创新的模式也伴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创新不再是“异想天开”,而更有可能是对过去创新积累的重新认识。譬如在业界都更加看好移动互联网和更新的智能终端的时候,方之熙却认为“PC不会消失,而更多更新的智能终端将会作为PC的延续而存在”。

过去,是科技创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现在,却是我们的生活逐渐改变着科技的发展方向,张亚勤说:“过去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虚拟,但是现在我们的生活让互联网回归到真实中来。”虽然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也在特定的时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生活方式被彻底颠覆的今天,IT厂商的创新将怎样与用户的生活体验进行紧密结合,进而拉动和改变未来的科技?为此CHIP采访了IT行业的一些“筑梦者”,让这些真正手握“改变世界”能力的人去阐述他们眼中的创新。

用户不再满足于奇特的外观和斑斓的色彩,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交给消费者去使用的,好不好用才是关键。“高级裁缝店”里的裁缝才能“量体裁衣”。

潘晓明 AMD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2013年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可穿戴设备也吸引了众多眼球。在PC领域,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创新同样没有停止,无论是Windows 8.1操作系统还是硬件领域,渐进式和跨越式的创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13年AMD积累多年的创新技术硕果累累,很好地诠释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在推出x86 64位计算架构之后,AMD又收购了ATI,开始进行APU布局,希望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虽然当时很多人不看好APU的理念,但是从现在来看这个决策是成功的,今天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它们所使用的“处理器”,都在采用APU的CPU+GPU理念。游戏是AMD的DNA,也是AMD各种创新服务最终用户的重要体现。AMD统一游戏战略在2013年取得了全面的成功,针对游戏优化的AMD Mantle 技术和次世代图形GCN架构横跨游戏主机与PC平台;在游戏主机方面,我们为PS4和Xbox one提供半定制AMD APU;PC平台方面,AMD全新R系列显示卡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游戏体验。

在CES 2014上,我们了代号为“Kaveri”的第四代APU,它支持Mantle技术与环绕声音频True Audio技术,还支持HSA(异构计算架构)特性,实现了APU中CPU与GPU的统一内存寻址,也将有助于AMD开创全新的芯片产业竞争格局。在服务器领域,AMD拥有x86、APU和ARM等3类产品线,64位ARM处理器将面向构建高密度、低功耗的数据中心,这也是AMD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创新是AMD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具备好的产品和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上立足。

创新更多时候并非灵光一闪,而是通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才应用到今天的产品上。有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张亚勤博士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微软对创新的理解和IT发展大趋势是一致的,对于产品和技术的规划也很清晰,主要集中在等3个领域:首先是新一代的用户界面,让计算机更加智能,去学习人的交互方式,利用语音、触摸、动作让计算机学习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从而达到人机互动。微软开发的Kinect在Xbox One上的应用,就是让人利用这些方式和电脑进行交互,这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其次,是让计算机学习人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方式,由于大数据的出现,很多原来很难实现的事情现在都能轻松解决。微软的很多产品都是以此为着力点而进行研发的。最后,是微软一直秉承“云+端”的模式,微软新的商务模式和技术也是围绕着这个而进行的。

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有90%面向全球市场,另外10%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用户。在“云+端”的时代,我们的研发周期缩短到以周和月为单位,研发模式从“瀑布流”转变为运维开发(DevOps)。

我们在加快自身创新脚步的同时,也在向同行进行学习,微软坚持要在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这也是微软建立研究院的原因,并且要善于把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

微软在创新上具有“自我颠覆”的基因,以自己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进行创新,所以在面对不同时代的竞争对手时,最终都能走向新的高度。

创新也需要把握时机,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失败是宝贵的财富,是给未来积累的经验。

洪小文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创新是具有周期性的,现在看到的很多产品,可能几十年前就开始研究了。微软所做的NUI技术目前在手机上应用很广泛,这个产品未来将会做得更好,也支持更多的语种,并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这项技术就是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进行研究的。未来语音只是一种界面,将与后台的智能相结合,就像一位“小秘书”一样24h地对使用者进行个性化的辅助工作。

语音是最自然的控制方式,未来在机器人普及后,语音控制应用的范围会更加广泛。每一件产品都是一项把很多技术汇聚在一起的集合,微软研究院就是在研发这些技术的核心技术。现在的很多产品创新都是来自于好奇心,科幻小说家在作品中就提到过很多新奇的想法,研究院标榜“把梦想变为现实”,科幻小说家和科学家的相同点是我们都有梦,不同的地方在于科学家需要研究如何把梦变为现实。

微软是一家商业公司,需要根据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做出实际的产品。每一件产品都是由研究部门开发核心技术,再经过产品部门集成推出。产品推出后会收到使用者的很多反馈,这些反馈也有助于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更进一步的创新以及技术的更新进步。如何用新的技术去弥补平台的弱势,是现在研究的重点,整个公司也希望能够推出革命性产品抢占市场先机。革命性创新讲求时机,做得太早也不行,创新和执行力的配合也是需要精确把控的。虽然微软在过去错过了很多良机,但是也能吸取教训鼓励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创新。创新需要好的点子和配套的执行力,竞争与活力是IT产业最了不起的特质,IT产业的革命性创新也是最多最频繁的,在未来也将给生活带来更多的变化。

创新不一定是看得到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用户深层次需求的创新有时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更大。

仪晓辉 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区总裁

创新分为多方面,从2013年来看,最大的亮点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和各种新鲜的“小玩意儿”都是极具创新性的。平时所说的创新大多是产品的创新,另外一种是商业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创新,这些改变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在产品创新中,一种是在产品外观和功能上的创新,另外一种是从客户需求角度的创新,从客户体验出发。而更深一层从应用层面进行的创新是最具有广阔前景的,对于惠普而言,现在的创新都是从应用方面出发的。

惠普以“融合”为理念进行创新,将改变用户生活作为出发点挖掘深层次创新。以前的创新是用科技推动生活,以后的创新是生活的改变去拉动科技的进步。因为个人的需求而把创新的概念放大了。现在平板电脑的流行给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没有键盘又带来了一些不便,惠普可插拔式电脑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进行的创新。惠普最大的优势在于善于以客户为导向进行创新,这是以需求为目的进行的研发。惠普的产品线涵盖了硬件、软件及终端设备,是一套非常完备的整合解决方案,这也是惠普极具优势的地方。惠普在研发方面进行了很多投入,同时也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惠普不是依靠“一招鲜,吃遍天”,而是凭借基础性的研究,保证公司在未来3~5年都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前进。惠普一直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科技的推动者”,未来也会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研发。虽然惠普在背后进行默默的研发,可能不容易被消费者直观地看到,但是这些事情仍然需要有一些公司去做,惠普也会对这种创新模式一直坚持下去。

可以满足他人好奇心的创新更具价值,在反对的声音里,坚持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4K的发展,也将给未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栗田伸树 索尼(中国)总裁

4K这个概念在去年被提及的概率非常高。在视觉娱乐领域,大屏幕、高分辨率和高画质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4K 无疑是我们继续引领的一个新“视”界。从镜头到客厅,索尼提供了从4K拍摄、编辑、录制到展示的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在2012年了4K电视以后,我们又在2013年了4K的民用摄像机,目前,好莱坞有一半电影使用4K拍摄,30%~40%的电影以4K制式发行。随着更多4K和支持4K的消费产品进入市场,4K内容的解决方案也会更加丰富,这也和我们刚刚进入高清时代的情形相似。

除此之外,在移动和影像领域,索尼CEO平井一夫倡导的“一个索尼”的精神创造出更多成果,为用户创造情感价值。2013年索尼的QX镜头相机是一个具有独特“索尼范儿”的产品,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产品类别,而且激发出各种新的顾客使用方式,这也是一项比较成功的“颠覆式”创新产品。QX镜头相机没有取景器、没有显示屏,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索尼“敢为人先”的DNA。这个产品也和当时推出没有录制功能和扬声器的Walkman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也致力于将电子、移动、IT和娱乐领域的资源结合在一起,打造索尼独特的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整个行业进步做出贡献。在电子和娱乐行业,快速的剧变从未停止,索尼也一直以“激发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为使命,希望推出的产品在创新性和实用性上都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好奇心。我们希望消费者每一次打开索尼的产品、欣赏索尼的娱乐内容、享受索尼的服务时,都能够获得感动。

创新需要激情和动力,在人才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成功地吸引住人才也就掌握住了创新的脉搏。

张晨 雅虎公司全球副总裁、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总裁

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未来几年也仍将是最大的热点。以移动为主导,个性化的移动体验是我们近年来创新的主旨,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大方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移动场景下的用户比PC上的用户更加重视体验,并更加热烈地回报有极致体验的产品。互联网创新把人的期望值变得更高,作为最大的创业公司之一,雅虎也希望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做出超越用户期待的产品。而我们的创新目标,就是让用户能心情更加愉悦地使用我们的产品。以雅虎天气为例,它不仅能够提供天气相关的信息,丰富的城市配图还能让用户感到心情愉快。如果要查看北京的实时天气,那么雅虎天气会从Flickr的海量图片库中,精选符合当时、当地气象特点的图片作为背景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创新的核心是人。从2009年成立以来,我们都秉承中国赢、人才赢和雅虎赢的“三赢”策略,强调我们是让“员工成为赢家”以及和“硅谷零距离”的公司。雅虎欢迎喜欢“折腾”的员工加入我们,我们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人才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更“牛”的人,和“牛人”接触、学习。

我们下一个重要创新目标是以大数据为驱动,有效提升用户个性化体验。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的DNA是“科学驱动的工程开发”,大数据的科研与开发也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之一。个性化体验是一个越用越好的渐进过程,随着用户数据的丰富,建模就会越来越精确,个性化推送也会越来越智能。当个性化体验积累的数据突破临界点后,所引发的想象空间是难以估量的。

创新不一定都要是全新的想法和全新的认识,对过去的积累和总结的重新再创造,也会是未来创新的另外一种方法。

方之熙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2013年最大的亮点,在于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应用开始进入到商业应用中来,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较上一年进行了延伸。现在的可穿戴设备或许在未来会变为PC延续的一种形态,这并不意味着PC会消失,而是这些设备将会弥补PC不能进入的领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各种融合技术将会是创新的一大趋势,英特尔也会提供类似于“夸克”的平台,以帮助“创客”们大大缩短其生产周期,更快地推出成品。同时在PC领域,英特尔、微软和其他的一些合作伙伴一直都合作得很好,并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这也体现了英特尔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协同创新”理念。

中国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且也已经经历过了普通的自主创新阶段,现在开始需要一些新的东西,甚至其中有些新东西是在美国和欧洲都找不到的。英特尔之所以积极推动创客运动,也是希望鼓励大家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提供更多的创意,从而开发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甚至是因此而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当初我们建立研究院的目的,就是发掘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技术,同时希望能够把物联网真正应用到老百姓身上。

从微软研究院的角度来说,一般将创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颠覆式的创新,彻底改变过去的想法和认识;而另一种则是为业务服务的创新。但是现在更有意思的一种创新,既不是为业务服务的,也不是颠覆式的,而是对以前的一些积累和经验进行重新再认识的创新。我们未来的一些新产品的想法,就是来自于对过去积累的一种重新再认识。

从别人的创新中吸取经验,做出适合自己的调整。凭借着“微创新”的理念走出国门,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又继续转型发展。

陈旭东 联想中国区总裁

在2013年里,多模式产品这样的硬件创新,应当算是行业内比较创新的产物。联想作为行业领先的创新公司,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我们已经逐渐进入多模计算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多样化的智能设备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智能地适应人的需求,并在不同设备之间快速、无缝地分享应用和服务。

简单地说,也就是计算机的概念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智能电视,因为这些设备都拥有非常强的计算能力。联想未来将针对多模计算的两大发展趋势推出更多、更创新的硬件、软件和应用三位一体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

“微创新”在联想内部一直被提倡和推动,公司鼓励大家大胆提出创新的方法和建议,以解决工作和业务上的问题。所以近两年,联想创新的产品也层出不穷,从采用革命性转轴设计的Yoga平板笔记本电脑、到全球首款Horizon智能桌面,再到拥有创新造型和多模形态的YOGA平板电脑,都是非常不错的创新硬件产品。而从软件方面来看,联想的“乐商店”和“乐安全”也都是创新的尝试。

移动互联网的发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全面向互联网转型是联想刻不容缓的目标。我们将通过快速建立起的互联网业务模式,使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互联网应用体验。联想此次转型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互联网精神,以用户体验、快速响应和粉丝经济三点为核心持续发展和创新。

责任编辑:庞贝 收稿日期:2014-01-19

上一篇:推送Android手机通知消息到电脑桌面 下一篇:科技行业最有影响力的10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