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相关对策及建议讨论

时间:2022-02-23 05:00:20

基于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相关对策及建议讨论

摘要: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是整个公路建设的先行措施,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及运营的安全。山区公路设计难度较大,文章通过阐述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以供参考。

引言

公路的路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计的关键,因为公路路线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路线是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桥隧、人工构造物、路基、路面等的设计。如果路线设计恰当,其余各项设计再好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都将随着路线设计的变动而作废。同时在公路建成后,如果再要改变路线,一般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路线,一经建成将长期制约着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所以,有的国家提出公路路线是公路的生命,它对汽车行驶的舒适、安全、经济和公路的通行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在过去的公路路线设计概念中,认为公路路线即是公路的几何线条设计。如平面线形设计,就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平面技术标准,定出公路的平面几何尺寸。公路纵面线形设计,就是合理采用纵坡技术标准,定出纵面的几何尺寸。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标准运用好了,几何尺寸定出来了,就算路线设计好了。由于汽车工业和公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公路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交通量剧增,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对公路路线设计,就不能只停留在几何尺寸的设计上,涉及路线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的各个方面。公路的路线设计,不但需要满足汽车行驶力学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汽车驾驶员心理和生理条件的需要,还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地形地物的适应,自然条件的平衡、环境的保护、营运的经济性等因素。所以,高等级公路的路线设计是很重要的。公路线形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而制约线形指标选择的因素错综复杂,设计时需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指标。本文仅围绕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作以下的讨论…

一、注意避开复杂岩层结构

山区复杂的地质结构对于公路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的公路建设技术,尤其是我国的公路建造技术和建造质量都不可能完全克服复杂的岩层结构给公路建设带来的阻碍。因此,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复杂的岩层结构。

山区形成的原因不同,因此其岩层结构及地质构造特点也不相同,在公路的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在复杂岩层结构上建设公路,即使必须建设也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在岩层上建设公路。复杂的岩层结构首先是路面不平整,难以保证公路的安全性;其次由于复杂岩层在爆破等技术问题上存在问题,因此不易修建或者难以修改符合要求的公路。减少和避免在复杂岩层结构上建设公路就要求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减少在复杂岩层结构之上的路程数,增加在土质或半土质岩层上的路线里程,以减少公路施工难度,增加其安全性。

岩层结构由于其在施工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加之建设完毕后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在复杂岩层结构下设计公路路线,保证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的安全。

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应保证生态安全

山区公路途经地多为密林结构,在其中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而且由于地处深山,其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破坏。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保证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原有状态,保持生态平衡不仅对于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山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山区公路作为人类人为建设的建筑物,其相对于山区原有的生态环境来说是陌生的和外来者。山区公路的通车建成对于动物的繁衍生息以及迁徙等都影响较大,设置必要的生态通道,尽量减少对于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山区公路路线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在进行山区生态全面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生态设计。在生物迁徙路线上保留生态通道,在生态脆弱地区建立必要的架高设置等对于山区生态保护的作用明显。

另外,设置必要的公路沿线设施及绿化,使公路与周围环境达到统一协调,有利于保持生物原有的生活习性及生物链的延续。山区生态环境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在建设山区公路的过程中这种封闭状态将会被打破,这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对于生物链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建立公路沿线绿化及生态设施将有利于保持这种状态,有利于整个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公路的稳定与运行。

三、在河谷地带应注意保持公路与山体及河流的距离

河谷附近公路路线设计应注意保持公路路线与山体及河流的距离。由于山区山体结构复杂,再加上长期的风化,使得整个山体结构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土石混杂在雨季容易形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公路的安全运行是一个比较大的威胁。此外,山区河流的发源形式不同,其河流的水流量也变化较大,雨季与旱季的差别较大,公路线路在此类地区的雨季容易被淹没,而在旱季由于其水量较小,又容易产生干裂现象,导致公路的不安全因素增加。

根据实地探测,合理设计山区公路在山谷地区的线路,保证山区公路行车及建设安全。首先,公路路线应与山体保持安全距离,在悬石及峭壁地区应注意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设置隔离网以及建设隔离墙等,防止山石滑落。其次,认真调查所在地区河流的季节性变化,注意水流量情况变化,总结分析相关经验,保持公路路线在水平面之上。第三,在公路路线设计时应保证公路的坡度,因河谷地带的空气潮湿,坡度过大对于行车安全威胁较大,保持公路路线在一个合理的坡度上,对于公路的建设及后期运行都有重要的意义。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措施,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公路安全的威胁,保证公路建设安全。

四、结束语

总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是整个公路建设的先行措施,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及运营的安全。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详尽的实地测量数据作为支撑,认真研究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保证公路路线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科学性,是对于整个山区公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对整个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罗磊.经验谈关于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电力建设,2010.

[2]杨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思考.科技资讯,2009.

[3]刘海春.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几点体会.管理观察,2009.

上一篇:浅析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下一篇:桥梁伸缩缝病害产生原因及伸缩装置设计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