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环唑防治花生后期病害及其产量效应研究

时间:2022-02-22 10:11:44

丙环唑防治花生后期病害及其产量效应研究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花生使用25%丙环唑40ml对花生后期的叶斑病和锈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花生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效益较高,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环唑;花生病害;防治效果;产量效应

花生是茂名市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达25万hm2。因生长后期叶斑病(含褐斑病、黑斑病)和锈病等经常暴发流行,造成植株落叶早衰而严重减产,制约了花生产量的提高。目前对这些病害的高效药剂不多,为了有效控制后期病害发生,我们于2010年开展了新杀菌剂25%丙环唑乳油防治花生后期病害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为应用25%丙环唑乳油防治花生病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25%丙环唑乳油由先生正达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由上海升联化工公司生产。供试作物为花生(农户自留种子,珍珠豆型)。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在化州市丽岗镇珠沙村委会珠沙村进行。试验田属砂质壤土,地力中上,排灌方便,前作晚稻。3月5日播种、7月8日收获,肥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试验设(667m2用量)25%丙环唑乳油4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100g和清水对照3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m2,分别于花生盛花期(5月2日)和落针盛期(5月17日)各喷施1次,采用18型负式喷雾器均匀喷施,每667 m2用水量60kg。

1.3 调查方法

1.3.1 产量测定 拔取小区内全部植株,固定专人按统一标准摘取饱果,洗净荚果表面泥土,晾干至无水滴,称其湿产,然后从各处理的每个重复中取湿豆1kg晒干,按晒干率伸算产量。1.3.2 病情调查 收获前1d(即7月7日)进行取样调查,主根孝查叶片锈病和叶斑病。每小区按直线每隔1m取样1点,每点取1株,每小区取10株,剪取各主茎,从中随机抽取20枝调查,每枝从顶叶开始,向下调查10片叶(复叶)。以单位为单位,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叶率、病情指数。锈病和叶斑病分级情况均被常用分级标准进行。

1.3.3 青叶数调查 收获前(即7月7日)进行调查,在第Ⅱ重复各处理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20棵,对其主茎进行调查记录青叶片数。

1.3.4 荚果结构调查 在收获当天(即7月8日)进行调查,在第Ⅱ重复各处理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棵进行考种,记录其单株结果情况,包括单株总结果数、饱果数、秕果数,计算其饱果和秕果率等。

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5%丙环唑处理后,每667㎡花生产量262.6kg,比CK1、CK2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其增产因主要有:(1)有效控制花生锈病和叶斑病危害。2007年早造后期气温偏高,湿度效大,花生后期叶斑病和锈病等病害发病较重,至7月7日收获前1d调查,与第2次施药时间已相距50d,防治效果仍达50%以上,长时间较好地控制病情扩展危害;(2)花生叶色较绿,青叶数较多。据田间观察,第1次喷施丙环唑后,植株(叶片)明显青绿;第2次施药后花生进入荚果发育期,叶色无明差异,生长后期随着病情发展,喷施丙环唑处理区比喷施多菌灵和清水对照病情显著较轻,表现出叶色较青绿、植株青叶数较多,至收获时主茎青叶数较多,至收获时主茎青叶数比多菌灵处理多2.2片,比清水对照处理多2.05片,因而25%丙环唑处理区单株总果数比多菌灵处理和清水对照处理分别多3.35个和3.7个,饱果率比多菌灵处理和清水对照处理高1.91%和1%。试验结果表明,喷施50%多菌灵的处理比清水处理略有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主要是各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也无显著改善,对病害防效较差。

据田间观察和试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花生应用丙环唑后,植株叶色较绿,对锈病、叶斑病防治效果较好,能延缓植株衰老,后期青叶数多,增强光合效能,有利于花生荚果充实,提高饱果率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值得示范和推广应用。建议在花生生育生长期内喷施2次:第1次在花生盛花期,第2次在花生下针盛期,每次667㎡使用25%丙环唑乳油20ml,兑水60kg用压缩式喷雾器喷施。

茂名市近2年来开始示范推广丙环唑喷施花生的技术,但对施药期、次数、用药量以及在花生生产上如何使用丙环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等还需进一步开展探讨。

上一篇: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 下一篇:涉河桥梁防洪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