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医护工作开展

时间:2022-02-22 09:44:48

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医护工作开展

【摘要】进入21世纪的跨越性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人口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发展中的奇特点,我国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我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发达为人们寿命的延长提供了客观物质上的技术保证。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一直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整体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老年群体在晚年的时候能否得到生活的保证、精神的安慰、物质的充足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质量的重要的发展指标。近些年来,老年患者逐渐呈现出一些“现代性”的临床特点,这一新型理念的出现,对现在医护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写作的关键是从现代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如何面对这一特点的出现去开展医护工作。

【摘要】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医护工作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老年群体在生病期间不仅在生理上不同于青壮年患者,而且在病理及临床等方面与其他年龄组的人们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相关的医护工作方面,对老年患者有独特的护理要求和工作规律,下面本文作者将从具体的方面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医护工作工作的开展进行简要的论述。

老年患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是进行“对症治疗”主要的根据。

生理病理特点:

1、临床医学证明,步入老年阶段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判断力都在不同程度的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上升,有些老年阶段的人的身体机能也会不断的衰老、皮肤松弛、出现老年斑、听力、视力的下降、肢体行动缓慢等器质性的退化。但更为严重的是,部分老年人在病理生理病变后,身体遭受了以前并没有经历过的痛苦。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达,虽然解决了许多以前根本无法治疗的疾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医学界都惊奇的发现,许多稀奇古怪的疾病也在不断地出现,给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老年人在步入这个年龄阶段后后,病理生理发生了不同于年轻时的变化,带来诸如: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心肺功能衰退、高血压等疾病。中神经系统没有受过病理生理伤害的人,临床表现只是表现为身体机能的变化,如果神经系统遭受到伤害,如:脑卒患者患有听写、阅读的障碍。甚至有的不能进行生活的自理。

3、老年人的病理生理退化最主要的是视力、听力的退化。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退行性发生的变化,将会影响老年人与其他人的交流,在患者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障碍。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1、老年患者因为身体疾病等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一般而言,老年人身体各部分的退化,在疾病的承受能力上也大不如年轻人。部分疾病的带来的疼痛感常常会给老年患者带来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

2、工作的原因带来的焦躁心态。由于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大不如年轻人,对新技能的接受能力更是不如年轻人,我国通过法律规定到了法定的退休能力就要离开工作岗位。长期的职业生活给你步入老年期的生活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离开工作岗位,给老年人一种“放弃”的被迫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人生的价值观遭到质疑。这一原因也正是现今大多数老年人获得“老年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

3、部分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缠身,长期治疗带来机体的痛苦,而且更关键的是长期治疗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使老年人认为自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了负担。这一情形的发展带来抑郁、焦躁的心态。

4、其他原因造成的心情烦闷、焦躁,甚至有些老年人出现了老年自杀的心理,多生活失去了乐趣与斗志。

以上本文作者简要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下面将对如何开展医护工作作出简要的叙述。

1、病理生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的晚年发病比较重叠。病因太多,无法做到真正的对政治疗。这一要求就必须让医护工作者必须加强有关医学理论、业务的学习。医学知识博大精深,需要医护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并针对具体患者的临床表现,积极的进行治疗,“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加强医护工作者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共同协商治疗方法。

2、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的健康对病理生理的治疗具有非常关键向的作用。现在医学界普遍遵循的是多元发展模式。注重生理与心理的同时治疗。医护工作岗位的尤其是护士要对病人的临床表现细密的观察,对他们的肢体语言、接人待物的反映来推断病人的临床心理的特点。我国近新年来正在积极的鼓励社会工作人士的发展,其中老年社会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团体。现在,在我国的部分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已经将社会工作者正式的引入了医院,从事心理方面的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者与护士一起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跟踪性的观察,排除疑虑、缓解疼痛,以用来帮助医生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3、老年群体由于机体机能的退化,带来肢体上的迟钝,所以医护工作者注重老年人肢体的训练。医护工作者应向患者解释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多活动,积极运动。对于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定期组织医护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在床的四肢锻炼、躯体移动等活动。定期的户外运动、躯体锻炼、智力的训练等缓解老年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症状。

4、老年人的医护工作开展也应注重饮食护理与基础护理。老年人的饮食护理应注重膳食营养的平衡,日常饮食少油、少盐、低脂肪、多饮水,根据病情定食量,注意少食多餐。对于基础护理,老年患者应注重个人卫生,经常更换床单、被罩等。医护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时,要保证技能、知识的熟练,取得患者的信任。医护工作者要对患者正确传达与自己相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的熟悉度,以便在以后发病时,能够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小结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年龄段的认识在生理病理变化上不同于青壮年,而且在心理方面也与他们不一样。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老年患者的心理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医护工作者在开展医护工作时,应遵循多元工作模式,病理生理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正确的积极的开展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震、孙建平;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孙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10年16期

[3] 岳美玲;分析临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4年02期

上一篇:袁世凯葬母设下“局中局” 下一篇:一箭双雕的“计件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