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学习”

时间:2022-02-22 09:17:49

浅析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学习”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疏导、点拨,激活学习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有效的激活策略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师必须常常实施激活学习策略,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见到这样的课堂:老师激情飞扬,学生却静如止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甚至学生因老师的激情飞扬而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我们也见过这样的课堂:学生小手如林,听似有理的表达却没有多少思考。我们还见过这样的课堂:一节课下来,总是书声琅琅,却缺少读中有悟,悟中有思。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如此“沉睡”下去,可以想象,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时时绽放智慧的言语,已是不容耽搁的大事。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巧设悬念法

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兴趣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引导学生“入境”,启迪学生思维,以增强教学效果。

如教《海底世界》时,我刚迈进教室,就以愉快的声调说:“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出去。”顿时,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们到什么地方去呢?”说完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了疑虑:海底世界?从没去过呀,那里的景象怎样?这时,我顺势说:“要领略海底的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一块儿去畅游海底世界吧!”我根据课文意境,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激起了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海底奥秘的强烈阅读兴趣,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情境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美的享受。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法能激发直接兴趣,减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其内在潜能。由此学生就会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我想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如低年级语文中的《识字》是以“词串”的形式将12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进行有机结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的美景图。为了让学生感知春天给万物带来的生机,感受春天的美好意境,我充分利用音乐渲染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首先问:“小朋友们会不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学生一听语文课上也能唱歌,都高兴地说:“会!”我顺势说:“那让咱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好吗?”孩子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好像真的成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接着我又说:“小燕子们,欢迎你们来到南方,瞧!(师出示教学挂图)这里的景色多么迷人,你们可要仔细欣赏一下呀!”(放轻音乐《春天在哪里》)眼前的图画和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了角色之中,犹如真的变成了小燕子在天空自由翱翔,愉快地诉说着自己的所见:“春天来了,小草都发芽了,碧绿碧绿的,真好看。”(出示词语:小草、嫩芽)“我看到了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杏花都开放了,好像在比谁最漂亮呢!”(出示词语:桃花、梨花、杏花)“柳树也发芽了,又长又细,好像小姑娘头上的蝴蝶结。”(出示词语:柳树)……

三、学生质疑法

学生质疑法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教学方法,它符合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要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发现》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思考:“读完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我想知道发现了什么?”“我想知道这个发现有趣在哪里?”“我想知道是谁发现的?”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后,本课的重难点也就突破了。

四、竞赛激活法

竞赛可以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机制中的经常性比赛活动,我在课堂中经常让学生分男女生比赛读书,分小组讨论问题,创设一些具有竞争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次我在复习古诗时说:“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语文课,男女生研究古诗对抗赛现在开始。”一语落地,学生群情激昂,纷纷举手要上台背诵、讲解古诗,每组背诵、讲解完古诗,我都会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评价,学生没有平时上课时的平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学习热情。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而且要具备“反思意识”,立足课堂、聚焦课堂、改善课堂,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我们如果不断地思考、总结,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有效。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反思工作,特别要在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多作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胜任教学工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