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时间:2022-02-21 07:00:03

测量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摘要】 本文提出了普通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测量学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 测量学 教学改革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31-02

1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巨大变革,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光、机、电技术的集成,特别是全站仪的问世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应用,使测量工作迅速向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迈进。此时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量学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测量学需要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有较大力度改革,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机,变中求进,适应测绘科学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2 当前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内容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理论、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测绘仪器的“旧三件”(钢尺、光学水准仪和光学经纬仪)、主要的作业方式(三角测量、小三角测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生产中已经普遍使用了电子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和GPS等。而目前教学实验中,不仅“旧三件”仍然普遍使用,教材中还随处可见。即我们的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生产实际的需要,也直接影响了培养掌握全新现代测绘知识的人才。

2.2 教学方法老化

现代的测量学教学,由于受到教学大纲、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和师资素质等等的制约。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手段上:还是以板书和配合一些演示内容为主;在实验和实习上:仍然是在校园内因陋就简完成测图和测设工作。

2.3 教学学时少知识量大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学时不断压缩、减少,而与此同时出现的是知识量越来越大,因此。这是一个影响教学的明显矛盾,要求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便在有限的学时里尽可能多地使学生掌握测绘科学的基础知识。

2.4 测量实习的方法、手段有待更新

现在的测量实习,仍然是沿着传统的集中组织实习的方法。在校园里进行,把全班人5-8人分为一个实习小组,按规定的内容进行有指导的实习,其内容仍旧是踏勘、选点、导线测量、水准测量、测一块地形图,进行简单的测设。这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公关能力、业务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测量学教学改革应对措施

3.1 转变教学思想

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将是检验我们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由于教育的滞后性,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着重于测量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养,给学生打下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扩充其知识范围,培养其应用能力,使其掌握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对这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需要和对快速发展的测绘科技进步有一个良好的适应和反应能力。因此,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仅是测量学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1)对传统测量的教学内容,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应采用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测量课堂实践,让学生尽快掌握,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教材中已经落后的内容可以删掉不讲。而把目前进行测角、量边、测高程时,所使用的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有关知识加入教学内容中去,且占用一定的时间去讲,使学生了解当前测量手段的更新情况和发展趋势。

(2)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测绘技术发展的新知识要详细讲解。在介绍新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测绘发展新动态,如在讲小地区控制测量时,要把GPS、RS技术应用适当传送给学生。为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模式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依据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成功地使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独立地开展思维,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学会学习。基于这种要求,在测量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以往“讲授法”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要以课本为基础,根据要求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课堂上要着重于对某些疑难问题的精辟阐述,对知识来龙去脉的深刻剖析,对教材内容的恰当发挥,以实践应用的生动描述;多把自己的体会心得,思路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诱导的角度讲授知识,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给学生留出适宜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当然,教师留下的思维空间要适度,不宜太大、太深,否则学生会困难而退却。总之,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式向注重学生积极主动的启发式转变,这正是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2)教学手段要向现代化过渡。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是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换句话说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长期以来,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为主,以学为辅的满堂灌,采用的是“一部教案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笔”的陈旧的教学手段。要加强CAD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用,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传统方法呈多样化。利用已有的硬件、软件,开发出适合教学实际的现代化教学系统。运用多媒体技术,集动画、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改变单一的口述与板书的授课方式,在授课中,可根据授课内容,穿插图片、录像片段,使授课内容与其他授课形式结合,提高上课效率和效果。

上一篇: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一篇:初中语文活动性阅读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