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科工作总结和思路

时间:2022-02-21 08:00:01

土地利用科工作总结和思路

在分局正确领导和有关业务科室的协助下,按照市委提出的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大滁城”建设这个中心。根据年度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积极开展土地利用和挂牌出让等各项工作,在服务重点工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用地单位的一致好评,推动了我市土地资本运营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将近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

1、加强土地计划调控机制。

面对资源硬约束和发展硬道理的双重压力,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保护耕地一系列指示精神,落实“双保”方针。结合区产业特点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要求,将用地计划管理工作由部门层面上升到全局高度,由政府集体决策,保证了决策的民生性和科学性。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制,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控制指标》等行业政策,控制投资强度与容积率指标、产业政策。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占用用地计划和指标。形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双赢新格局。

2、简化程序,主动服务,提前介入。

根据“大滁城”建设指挥部《关于建立“大滁城”建设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的通知》要求,制订用地办事指南。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早作安排,及时为企业用地办理相关证件,大幅提高用地服务效能。

近年来分局共办理办理供地手续197宗,面积9232.6亩;其中划拔供地27宗,面积为1683.7亩,收取划拨成本费1.85亿元。出让土地170宗,面积7548.9亩,出让金45.4亿元。尤其是“大滁城”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分局2011年共办理土地预审48宗,面积614.9亩;办理供地手续55宗,面积3118.3亩;其中划拔供地9宗,面积为368.5亩;出让土地46宗,面积1542.8亩,出让金为29.2亿元。

二、全面落实土地“招拍挂”政策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区、琅琊工业集中区建设协调会议纪要»(2008年第6期)精神,2010年区政府成立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两年来全区共通过“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土地招拍挂出让土地58宗,面积4036.9亩。成交价款42.21亿元。其中2011年成交32宗,交价款为28.9亿元;经营性用地24宗,面积为2147.7亩,成交价款为27.5亿元;工业用地8宗,面积为309.1亩。成交价款为1.3亿元。

三、加强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

依据国土资厅发【2011】33号文及相关文件精神对节约集约创建活动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体系,区被国土资源厅列入市唯一节约集约创建模范县考核评优单位后。分局及时向市局和区政府汇报,迅速成立组织,落实人员和办公场所及经费,建立创建活动制度、实施方案和宣传方案。

同时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提交申报材料。结合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为区节约集约特色。成为省首批国土资源部创建模范县(区)申报国土资源部单位。

四、健全用地监管措施,加强供后管理。

分局依托国土资源部土地监测监管系统,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批准书中明确的有关内容,实行项目用地开竣工验收制度。每月对供后企业建设进度巡查两次,现场拍照取证,填报动态巡查表。实行动态监控,竣工销号管理,强化土地的供后监管,督促用地单位尽快开竣工。实现土地利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跟踪服务与长效管理。

同时加强闲置土地管理,对项目资金不落实或无力继续建设的以及圈而未用并且无正当理由的建设项目,制定土地调整措施,收回土地使用权或减少土地供应面积,并将土地予以重新配置。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半年以上未开工建设的单位发出开工通知书,督促用地单位按期开竣工。对取得土地使用权,且超出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工期限满1年以上2年以内的工业项目,收取土地闲置费并明确限期开工日期。

上一篇:残联民生工程及重点汇报 下一篇:发改委区域经济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