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时间:2022-02-21 07:06:58

谈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摘要]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要规范。采集者必须了解检验目的,明确标本类别以及采血前患者的某些行为,标本的送检要及时,以保证检验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标本采集;检验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D3(b)-061-02

医生、护士、护工、患者之间,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储存、运送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通过检验人员在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得到一个准确、真实、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笔者现从以下几方面讨论血液分析标本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检验项目的选择

根据循证检验医学的观点,医师选择检验项目时应遵循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三个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能力开出对患者疾病诊断有价值的检验单。

2患者准备

患者在抽血前运动、饮食、吸烟、饮酒、药物、姿势等均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1患者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因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活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 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2.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 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①餐后血液中ALT、GLU、BNU、Na+等均可升高,但空腹达24 h以上,可出现低血糖,血中TG、游离甘油及脂肪酸可增高。②高脂餐后2-4 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0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③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④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⑤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⑥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患者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⑦吸烟:瘾大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此外,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吸烟组血浆硫氰酸盐浓度明显高于非吸烟组。

2.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2.4

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TP、酶、Ca2+、胆红素、Tch及TG等浓度增高;Hb、HCT、RBC等亦可增加。由于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和保持的一致性。

2.5时间

患者准备还应考虑患者的生物钟规律,特别是激素水平分析,如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胆固醇则在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胆红素、血清铁以清晨最高;血浆蛋白在夜间降低;血钙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故采血时间应在相同时间进行。

3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在采集标本时引入的误差和错误。①末梢采血时,务必清洁消毒,待干燥后穿刺,用一次性采血器。婴儿可取自脚后跟两侧处,一般不取手指,采血中不可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使血液易于凝固和稀释,出现误差。②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如以结扎1 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 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③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如需隔日检验,应封口后冰箱储存。④采血用针头过细会使血K+升高。⑤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相应的结果偏高,如输K+、GLU时,可使所测K+、GLu明显增高),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血气和pH值测定的血液以动脉血为原则,且不可漏气。细胞培养的样品要采用无菌技术,防止污染。⑥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贴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患者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4标本运送

标本运送过程中要根据要求给予保温等相应处理,避免洒漏、污染,注明采集时间。接受时注意三查四对,标本有无溶血、凝血等,注明接受时间。

5讨论

血液分析标本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检验人员在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中起主要作用,医师、护士、患者在分析标本质量控制中扮演主要角色。因此,医师、护士、患者应充分了解上述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尽量避免影响因素的出现。通过检验人员在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得到一个准确、真实、有价值的检验结果。

上一篇: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肝损害20例分析 下一篇:1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