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干旱地区冬储大葱栽培技术

时间:2022-02-20 10:18:38

西部干旱地区冬储大葱栽培技术

大葱原产于亚洲西部.耐寒抗热耐贮,适应性强.大葱以鲜嫩的叶身和假茎(葱白)为产品.生.熟食均可,是我们北方人所喜爱的”四辣”蔬菜之一,也是荤素菜肴必备的调味佳品.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播前准备

1.选择地块

选用地势平坦、地利肥沃、灌排方便、耕作层厚的地块,茬口应选择三年内没种过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的地块。

2.施肥、整地、作畦

育苗田要使用腐熟的土杂肥作基肥,亩施2500kg左右,二铵10~15kg,浅耕25cm左右,整平耧细。根据水源条件和地形确定育苗畦的长度,宽度一般为1~1.2m,易于操作。畦埂高10cm,底宽25cm。

3.确定播期

以冬贮大葱为目的,多采用秋播。在我们这一般是在白露前10~15天为最适宜播期,葱苗在冬前生长期约60天,这样易培育壮苗。秋播过早则易先期抽苔,而过晚则苗小苗弱越冬易冻死。

4.选择良种

适合我们当地的大葱品种主要有章丘大葱、章杂一号、五叶齐等。亩产量一般为5000kg左右,亩保苗1.5万左右。

二、播种及苗期管理

1.种子处理及播种

播前做葱种发芽试验,合格种子发芽势(5d)≥50%、发芽率(12 d)≥85%。播种时将苗床浇透底水,水渗下后,一般采用干籽撒播,然后覆土,厚度为0.5~1cm亩播种量根据土地精细程度、种子芽率、播种时间等确定在4~5kg之间。

特别提醒:选种要先保纯度,再选芽率。

2.出苗前后管理

播种后晴天3天左右,畦面略有干燥及裂缝,能站人而不粘鞋底时,可穿平底鞋,用铁耙轻轻的将畦面耧细碎,注意不要深耧,不流划痕,这样有利于保墒、提温出全苗。

播种后6~12d出苗,要作到旱了及时补水,涝了及时排涝。

3.苗期管理

(1)葱苗生长前期的管理。秋播葱苗从播种出苗到冬前停止生长,生长期约60d,天气渐冷,畦面蒸发量小,苗高5cm后适当浇2~3遍水。冬前压冻水后,将事先备好的马粪或土杂肥、草木灰等薄薄的撒上一层,以不见地面但仍能见到露出的叶稍为宜。不要盖太厚,否则容易生热烂苗。葱苗越冬的标准是:第一,平均单株高10cm左右;第二,有两个真叶,一个心叶;第三,幼苗茎基部直径0.3cm左右,苗壮而不旺。

(2)葱苗生长中期的管理。翌年开春,天气渐暖,葱苗返青时,结合划锄拔除杂草,适当晚浇返青水。苗高15~20cm时间苗、疏苗、补苗,保持苗间距4~7cm,亩留苗12万株左右。

(3)葱苗生长后期管理。5月份是葱苗生长旺盛期,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20kg,同时防治病虫害。移栽前20d左右控制水肥,进行蹲苗以获得壮苗。壮苗的标准是:苗高35~40cm,茎粗1~1.5cm左右,叶色浓绿,功能叶5枚左右,具有本品种的典型性状。

三、大葱定植

1.定植前准备

(1)地块。和育苗田一样的茬口,注意地势搞燥,灌排方便。

(2)整地开沟。以冬贮大葱为目的的,为便于培土软化,大葱最初是定植在沟里,随着松土逐渐填平垄沟,一般是按照65~70cm的沟距开沟;沟向为南北向,沟深和沟宽各为15~20cm,沟深为20cm。

(3)施基肥。土杂肥多时,可用普施法,即在开沟前将土杂肥均匀平撒在地上再开沟;土杂肥少时可在开沟后撒入沟底。沟底每亩集中施入有机肥5000kg,尿素10kg、二铵10~15kg、硫酸钾10kg,均匀撒入沟底。

(4)起苗。起苗前,苗畦如过干则应先浇小水,等干湿度适宜时再起苗。起苗时应尽量减少伤残,多留须根。剔除病虫危害严重、伤残以及不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状的苗,并根据苗的大小分出一、二、三级苗和等外苗,葱苗最好随起、随选、随栽,葱苗不可放置过久。

(5)定植期的确定。冬贮大葱一般是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份移栽,栽入大田至少要有130d的生长期,才能满足高产优质的需要,早移栽增产显著。

2.定植密度和插栽方式

(1)确定种植密度。密度应根据种植方式、葱苗大小、栽植早晚、地利情况等来确定。一般冬贮大葱密度为1.5~1.6万株,密度为70cm×6~7cm。

(2)选用秧苗。为了便于管理,同一级别的葱苗要插在同一地块上。

(3)插栽方式。冬贮大葱的独特栽插技术为水插,具体方式是先给耕作好的葱沟放水待水渗下后立即插葱,左手拿适量葱苗,右手拿葱插子(葱插子可用待叉的树枝拨光皮即可),用葱插得分叉头抵住葱根须,在沟中线按标准株距一棵棵插下,叶面应与沟向平行。栽植深度:要上齐下不齐,以不埋没心叶为宜,过浅不宜培土,容易倒伏,影响大葱质量,过深不易缓苗,窒息不旺,甚至死亡。

(4)大葱定植也可采用旱插和排葱法。旱插就是先插葱后浇水,多用于等水或等下雨,插葱速度快但不易返苗;排葱就是开深沟把葱苗排放在沟的一边,然后从另一边围土埋葱后再浇水,速度最快但将来葱白不直,多用于粗放种植。

注意:移栽时已基本能确定品种特性,此时识别不良品种,不再移栽,能把损失减到最低。

四、大田管理

大田管理是指从定植后至收获前的整个田间管理。

1.缓苗期

葱苗水插后再葱白周围留下一个孔眼,俗称葱眼,保留葱眼有利于根系的通风透气,要任其风吹日晒。葱苗定植后,原有的须根很快腐朽,4~5d开始萌发新根,半月后要适当浇水,以促新根发育,但遇涝则要及时排水,最忌沟中囤水。进入炎夏季节,地上部和根系生理机能减弱,原有的须根大部分腐烂,4~5d后开始续发新根,缓苗较为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大葱对高温和干旱耐力远比水浸沤涝强得多,管理中心是促根,即保持土壤具有良好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天不过旱不宜浇水,并注意防止因高温高湿、土壤透气性不良,而导致烂根,黄叶和死苗等现象发生;遇大雨注意排水,防止葱沟积水,缓苗后,新叶开始缓慢生长,6月中旬至7月中旬因温度过高,大葱生长较慢,主要管理措施是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结合中耕进行少量培土雨季来临之前把栽植孔填平。

2.植株盛长期管理

秋凉以后,昼夜温差加大,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也是产品器官(葱白)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在栽培管理上是获得大葱优质高产的关键阶段。

(1)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收获一周停止灌水,以提高其耐储性。

(2)追肥。适时追肥可满足大葱生长发育的需要,是获得大葱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应把握这样三次肥。①攻叶肥 于7月下旬每亩施尿素15~20kg,二铵10~15kg,硫酸钾10~15kg,②攻棵肥 分别于8月中旬和9月上旬亩施尿素15~20kg。③、叶面肥 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的液肥等。

(3)培土。培土是软化叶鞘,防止倒伏,提高葱白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葱在加强肥水供应的同时进行培土,可以软化假茎,延长葱白长度,提高葱白的品质。一般说来,培土越高,葱白越长,葱白组织也较洁白和充实。因此,当大葱进入旺盛生长期后,随着叶鞘加长,必须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培土要分次进行。栽培大葱要培土3~4次,第一次培土是在生长盛期之前,约及沟深度的一半;第二次培土是在生长盛期之后培土至地面相平;第三次和第四次培土成高垄。培土时要注意,每次培土高度应根据假茎生长的高度而定,大约3~4cm,将土培到大葱叶鞘和叶身的分界处,即只埋叶鞘,勿埋叶身,以免引起叶片腐烂。既培土以不埋心叶为宜。

管理要点:大田管理以“前轻后重,中肥后水”的方式为好。生产5000kg大葱约吸收纯氮(N)17kg、纯磷(P5O2)9kg、钾(K2O)30kg,即吸收N:P:K=1.9:1.3:3.3。配方施肥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保证。

五、收获与贮存

1.适期收获

冬贮大葱:进入10月中旬,即可陆续上市。

2.冬季贮存

收刨后的大葱,水分较大,在南墙下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南北向,每3~5捆排成一行,行间留0.5m的通道以便通风。10~15d后,解开葱捆晾晒1~2d,然后再将大葱捆整齐放回原处,竖直挨紧。这次要少留通道,甚至不留通道;天气寒冷时,可用干土埋上;遇雨、雪应用防雨工具盖好,以免存水腐烂。雨雪过后,及时掀开雨具。

运输、食用时,不要过份挤压、揉搓或温度急骤回升,这样会使细胞大量破裂,失去食用价值。

存放要点:大葱怕动不怕冻。

六、大葱病虫草害预防

1.病害

(1)锈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初在患部出现纺锤形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后扩展为较大疱斑。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状物,后期患部现黑色疱斑,破裂后散出黑粉。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叶片两面,似铁器生锈,失去食用价值。偏施过氮肥、地势低洼多温、排水不良,都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有:三唑酮、抗菌素Bo-10、百菌清等。

(2)霜霉病。是大葱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及花梗,被害部呈灰绿色(洋葱)至黄白色(大葱)卵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患部表面遍生白色绒霉,后呈暗紫色霉层。日暖夜凉、多雨或多浓雾露,有利病害的发生。连作地、地势低洼的积水田块发病严重。防治药剂有:霜霉威、硒酰吗啉、乙膦铝锰锌等。

(3)紫斑病。是大葱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和花梗。病斑初为水渍状灰白色,稍凹陷,后扩大成椭圆形或梭形,呈紫褐色,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霉层。发病重时引起叶、梗枯死或折倒。温暖多湿的条件或缺肥干旱时病害发生重。砂质土、旱地及蓟马为害重的田块发病同样严重。防治药剂有: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百菌清等。

防治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农业防治,比如在播种前选抗病品种,种子、种苗消毒,施足有机质肥及磷钾肥,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田间卫生,及时剔除病苗、病株,清除病残物,减少菌源。

2.虫害

(1)葱蓟马。成虫和幼虫寄生于葱类叶片,舔食叶表层或吸汁,伤害叶组织。受害部位常出现黄白色斑点。成虫体长1.5mm,体色淡黄至淡褐色。幼虫近似成虫,但无翅。害虫主要出现于夏季,严重时,全叶受害,叶片几乎无绿色。

(2)葱斑潜蝇。幼虫潜入大葱叶背的表皮下或附在叶内壁取食叶肉,食痕呈白条纹状。幼虫为白色小蛆,长大后体长可达4mm。春季的大葱苗,常有枯死。生长期的大葱,生长受阻。

(3)葱菜蛾。幼虫最初潜在叶肉内,逐步取食叶内侧,只留下表皮,呈白条纹状。成虫为灰黑色上有白点的小型蛾,体长约4mm。幼虫为黄绿色,有小黑点,体长9mm。茧通常附在叶表,很容易发现。

(4)葱蛆。幼虫寄生于大葱根部或地下茎。虫害严重时,植株枯死。常寄生于地下部位,难以发现,易混于其他病害及干害症状。在连作地带,虫害常以生长不良、缺株等症状出现,更加难以判断。

防治方法:轮作换茬,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防治。常用药剂有:乐果、阿维菌素、敌敌畏等。

3.草害

育苗田可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二甲戊乐灵处理土壤,返青初期喷施扑草净,二甲戊乐灵等。

上一篇:对几例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体会与思考 下一篇:北方寒地黑土月见草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