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成人礼的主持与解说

时间:2022-02-20 04:45:43

传统成人礼的主持与解说

摘要:成人礼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家喻户晓,但如何借助形式彰显礼的内涵一直是成人礼举办者的最高境界。2015年6月1日,本班筹备并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传统成人礼(冠笄礼),本人荣幸地以解说员身份参与其中,为透过传统成人礼而促使同学体悟“高级灵性、高尚人性”做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成人礼 冠礼 笄礼

“冠者礼之始也”,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礼和重要的人文遗产。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特别强调礼乐对于“成人”的教化作用,认为仅仅具有某种技能或某方面的素质,并不等于解决了“做人”的问题;没有礼的约束、乐的熏陶,人们不仅不能“成人”,还可能丧失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2015年6月1日,本班筹备并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传统成人礼,为促使同学体悟“高级灵性、高尚人性”做了有益尝试。

为切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将我班筹备举办传统成人礼的主持词与解说词公布于此,殷切希望能抛砖引玉、薪火相传:

一、解说词与主持词

解说:男子束发加冠而称“冠礼”,女子束发加笄而称“笄礼”,冠笄之礼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鞭策,作用非常之大,成人之礼的举行肃静庄重,彰显着青年人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践行孝悌忠信的德行,承担起对个体人生、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天地造万物,万物兴和;万物兴我祖,以家以国;祖先荣后,父母传我,人生家国,贵至融和。夫人之婴幼少儿既往,青年独立即成,家、族、国者纳其人之成立予其人之权利,其成人者受‘个体生存、家族责任、社会义务’之命。此一即一切之证,一切即一之始;特以正礼明典。”

主持:吉时已到,2005年6月1日农历乙未年辛巳月戊申日青岛二中高二5班成人礼现在开始!正宾就位。进行第一项盥洗礼,请正宾抵盥洗室洗手静心。

解说:中国礼仪崇尚清洁,盥洗礼是重大礼节活动前的一种清洁仪式。

主持:进行第二项,加冠、加笄。“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T无疆,受天之庆。”正宾向冠者加冠、向笄者加笄。

解说: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标志着“成人”阶段的开始。其的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的德行。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冠礼”“笄礼”是对人们“成年”的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礼有“礼仪”与“礼义”的双重涵义。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礼记?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不应再像顽皮的孩童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礼记?冠义》又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一个长大成年的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人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

主持:冠者笄者向正宾行谢礼,拜兴平身。

主持:进行第三项,礼拜。恭请家长就位。

解说:孝乃为人之本,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说,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舐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让我们向父母深深礼拜:

主持:感谢父母生养恩,拜兴;感谢父母启蒙恩,拜兴;感谢父母卫护恩,拜兴平身。

主持:“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向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行礼,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持:“惟我先师,心系大同,惟我先师,教我学子;惟我先师,德育校园,惟我先师,道贯古今。”向大成至圣先师行礼,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持:向老师行礼,恭请老师就位。感谢师长宽容恩,拜兴;感谢师长激励恩,拜兴;感谢师长栽培恩,拜兴,平身。

主持:向全体师长们行答谢礼,拜兴平身。

主持:进行第四项,命字。有请班主任郝老师。

郝老师:“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故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曾博闻字“鹤颜”;宗彤彤字“璇颖”;曹婧字“嘉怡”;郑潇字“善德”……

主持:进行第六项,聆训。有请班主任郝老师致辞。

郝老师: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在任何时代,青少年的人格养成教育都十分重要。古人将“成人”礼仪看作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冠礼”“笄礼”所昭示的正确人生路向十分紧要。《国语?晋语六》云:“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也就是说,刚刚成年的人要谨慎戒惧,一开始就要学习美善之道,进而吸收、增长更多的才德和学识,摒弃不善的东西;如果开始时接触的是邪恶,则会滑向善的反面。善生善,恶生恶,就像草木繁殖,都是一类一类地滋生。人们行过“冠礼”“笄礼”后,就应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是非判断能力。就像m室有墙有屋,房屋可以遮挡风雨,但还需要随时清扫;人有了正确目标,还需要继续修为,随时纠正偏失。人要“成人”向善,就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按照礼的标准行事。真诚地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主持:2015年6月1日乙未年辛巳月戊申日青岛二中高二5班成人礼圆满礼成。

二、结语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传统的“成人”教育注重礼的内涵,注重通过礼仪的形式使青少年理解做人的真谛。借鉴和创新传统“成人”礼仪,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青少年成长实际的礼仪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朝明.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仪及其现实意义[N].人民日报,2014-5-30.

上一篇:试论图书馆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下一篇:浅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