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之导学案的作用与设计

时间:2022-02-19 06:44:14

浅谈高效课堂之导学案的作用与设计

【摘要】导学案早在新课程改革前,就被广大教师普遍运用,但由于主观认识、教材编写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实施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现在教育改革方向着眼,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及设计。

【关键词】导学案 作用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8-01

新课改下的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可以提前进行预习,大多数学生能解决大部分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进一步的思考,然后自觉的形成小组相互探讨、研究。在此情境下,学生自觉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高中化学充满着大量的文字叙述,一些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定律解释、化学方程式等都需要记录整理以便今后的复习巩固。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会适当补充和拓展一些知识,也需要记录。这么大的记录量,学生很难在学,而是在写。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编写出学案,学生就会有更大的精力用来理解与思考知识,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无目的、无方法、无目标的学习。学案导学,从研制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3)导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学生手头有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不同的问题,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基于学案对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导学案的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导学案内容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再设计这些环节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引入在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3)方法化原则。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后进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基础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学的知识,是化学科知识特点的代表,知识层面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如硫元素,结合工业介绍硫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无论以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最终都是需要学生记住,而导学大课堂对于做笔记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而对于理解与应用,可以加入实例让学生提前思考,如硫酸装运车泄露引起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然后如何处理。就这样的事件让学生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损害,为什么可以这样处理来激发学生去理解。而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导学案的最终着力点不仅仅是在习题的应用中,导学案还可以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如对于这样一起事件发表你的看法:学生可以从经济损失、人身安全等角度分析违法运输是不可取的。硫元素还存在其他重要的物质需要学习其性质,而导学案对于这些物质的联系又起到一个很好的展示作用。所以导学案是化学科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帮手。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结合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探究导学案的设计。

上一篇:《名利场》中服饰对于人物形象及性格的塑造展... 下一篇:语文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