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教学

时间:2022-02-19 06:51:43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多数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一直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探寻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开始影响我们的教学,它注重“寓教于乐”从学生兴趣入手,健全学生人格,丰富学生体育情感,固化学生体育爱好,养成学生稳定的体育行为习惯。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大多数体育课主要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一堂课下来排得满满的:跑、跳等技术练习,教师十分注重身体和技术指标,而忽略了情感领域、认知领域的教育。根据调查:非常喜欢体育的要比非常喜欢体育课的高48%;喜欢体育的要比喜欢体育课的低3%;不喜欢体育的要比不喜欢体育课的低出22%;无所谓喜欢体育的要比无所谓喜欢体育课的低23%。说明很多学生还是喜欢体育的,只是不是很喜欢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还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二、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我认为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的教育方法要坚持:

1.注重课程的“寓教于乐”

中小学体育教学不是把学生当运动员培养,而是注重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他们就会产生对运动的乐趣。

2.注重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

现在中小学体育课大都是学生扮演“运动员”而老师扮演“教练员”的角色,学生要练习什么完全靠老师的决定,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枯燥乏味之中。

3.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4.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快乐体育教学并不是要抹杀学生的个性、特长,而是要在教学中发现潜力,同时使学生的个性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虽然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运动员,但它却能发掘运动员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有潜力的运动员并及时培养。

三、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

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地去创新和探索。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县云龙镇学校)

上一篇:从“典”至“经” 下一篇:追求简约课堂 崇尚务实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