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活动课成为充满灵气和活力的生命课堂

时间:2022-02-19 02:46:59

让心理活动课成为充满灵气和活力的生命课堂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灵动生成;生命课堂;心理活动课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基于“自我统合”这一概念。“自我统合”也称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感”,它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感觉。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第五个时期,而这个阶段正是个体进入青春期之后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的阶段,是人格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个体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性危机主要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阶段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

心理活动课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此即所谓的‘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团体动力指团体中各种存在着的驱动性的力量,由于这些动力的存在,团体的运作才得已开始并持续下去。一般团体都普遍具有静态与动态两面。静态方面包括:团体名称、组织结构、最终目标及某些固定不变的特质等。此外,团体亦具有动态的一面,如:正在进行的运作、改变、互动、反应等。团体动力便是由这些力量的互动作用及其在团体中产生的影响效果所组成的。课程各环节设置应注重团体动力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在学生自我体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创设一种充满灵气活力生命课堂,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佳发挥。关注互动、注重生成——团体动力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完美融合,必将引领学校心理活动课教学走向新的发展。

二、灵动生成性心理活动课堂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那么灵动生成性心理活动课堂具有哪些特征呢?笔者通过教育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特征。

(一)互动性

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应该让学生因教师的预设而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参与者或旁观者。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和灵动。

(二)开放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心理活动课而言,学生的心理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度的教学机智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师生在“自由的”空间愉悦自发地教与学。

(三)生命性

生成性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课堂教学的生命性。生成性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生命性价值特征。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不可复制的激情与智慧灵动生成的体现。

三、灵气和活力的生命课堂教学设计

多年心理活动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使笔者认识到,一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教学,需在课堂中体现互动性、开放性和生命性等特征,因此在设计“遇见最美的自己”公开课时,在团体暖身阶段创设了安全和积极的心理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团体转换、工作阶段注重搭建学生沟通和合作的平台,关注学生情绪的获得和转换。在团体结束阶段的教学设计则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生命性的教学理念,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铺垫下,本阶段的教学设计以学生情绪再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心理活动课主题的选择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遇见最美的自己”一课内容为我校生涯辅导系列课程之自我意识篇,因此,本阶段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营造积极安全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思考。高中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性危机主要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矛盾。心理活动课的课程设计是为了满足学生以下的心理需求:每个学生都渴望了解自己的生理、性格、能力等;渴望知道自己在班级和学校所处的位置;渴望被别人接纳,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都说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仅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种种与自我问题有关的心理危机。因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帮助学生化解可能出现的同一性危机,推动他们形成新的自我同一感,成为我校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团体暖身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更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以自我认识为主题,以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与心理游戏活动的融合作为团体暖身阶段。如何巧妙地把教学的背景知识和活动相结合成为团体暖身阶段教学设计的重要思考点。本节课的团体暖身阶段采取的活动是:捕捉信息即根据教师讲的一个故事,学生对指定词语作出反应。故事是斯芬克斯之谜: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腿最多时最无能。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斯芬克斯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跳崖而死。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必须接受斯芬克斯的挑战,这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认识自己的客观标准。当人类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课后学生反馈:游戏活动紧张刺激,能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同时也关注到了故事本身,引发了对后面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二)团体转换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活动的设计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一个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引入了心理学概念——投射。由“人是……”到“我是……”转变的活动设计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写“人是……”的过程中,会有对自己的投射,在进行归纳的过程中,这种投射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本阶段的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团体动力的作用,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本节课的主题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表格的填写有效促使团体动力积极力量的形成,小组的团体动力得到激发,充分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活动课堂不是独舞的舞台,而是师生、生生共舞的平台,这个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使学生在参与、自主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了自己,更学会了聆听、分享与合作。

本阶段的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联想活动,每个学生完成十个句子“人是……”的填写。

教学环节二:根据小组成员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填入表1。

表1 形容人的词语

形容外貌的词语

形容性格、能力等的词语

形容角色、责任等的词语

学生课后分享:填写“人是……”的时候思维是开放的,想到了很多的词语,如善良、狡诈、虚伪、需要爱的、需要关心的、渴望被关注的等;每个同学写的词语角度会有区别,看到一些词语的时候内心会有触动。

(三)团体工作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活动中如何促成学生内省的自然生成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设计多么的精巧,结果多么的完美,而是要让师生都能享受过程,有所感悟。基于这一教学理念,“遇见最美的自己”整个团体工作和转换阶段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氛围。

本阶段的活动设计:

环节一:换位思考,词语转换:“人是……”转换成“我是……”

环节二: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填入下面的表2,可以参考表1的内容填写。

表2 与我有关的词语

属于我的词语

我讨厌的特征

我希望具有的特征

学生课后分享:由“人是……”换成“我是……”的时候,感觉很奇妙,会喜欢一些词语,感觉就是自己,有些词语虽然读起来感觉别扭,但感觉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有些词语感觉比较抗拒,甚至有些讨厌,但当老师让把那些词语进行归类的时候,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有之前的那些感觉,像是在一面面镜子中看到了不同角度的自己。

(四)团体结束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课堂如何成为生命课堂

毕淑敏老师曾经在《心灵游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天底下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手掌,天底下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如此与众不同。我们因此而宝贵和神圣。所以要珍惜自己善待自己,请从认识自己开始。”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是改变的开始。生命是鲜活的,是成长的,是有希望的,因此对于未来的自我的描述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未来自我的生成需要一个载体,而活动的情绪再体验则是课堂灵动生成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团体转换和工作阶段的基础上,本阶段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本环节以“理想自我”活动为设计主线,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画出理想中的自己,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人体头像,也可以寄托于物象,如一只鸟、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等,然后进行小组分享,这一环节的设置与本节课的课题“遇到最美的自己”相呼应。

学生课后分享:开始画的时候不知道画什么,听着音乐,静下心来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些景象来,然后就很自然地画出来了。虽然自己绘画技巧不高,但感觉很好,很舒服。这过程中会产生对未来的希望和目标。

四、专家点评

很荣幸听了杨海荣老师的心理活动课“遇见最美的自己”,对这堂课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帮助青春期的高中生化解可能出现的同一性危机,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对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遇见最美的自己”整个团体活动各阶段的设计巧妙合理,各环节的转换自然顺畅,本节课的主题是“自我认识”,从“人的特点”到“我的特点”,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了“生理的我”“心理的我”和“社会的我”,层层推进,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带动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最终达到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目的,课堂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点评者:张波,广东省惠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惠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高级教师。

注: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面向新课程的校本发展模式的行动研究”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学模式创新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编号:GHB09312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510530)

上一篇:时间洞察力理论研究及进展 下一篇:他摆脱了对数字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