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路施工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2-02-18 02:59:49

分析公路施工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 要】公路环境的改善需要全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随着环保立法的完善和有效实施,人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加上建设者们及相关部门持续不断地努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一定能够协调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公路的建设也会随之不断地增加。公路的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环境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更加地注重环境的保护,树立环保意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监督体制,从根源上制止公路施工过程中给环境保护带来危害的行为。

1公路施工中存在的典型环境问题

1.1噪声污染

施工期噪声来源主要是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等。由大功率的施工机械和大马力的运输车辆产生的。运营期噪声主要是由公路上过往的车辆产生的。这种噪声对生活在公路周围的人们造成一定影响。

1.2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在建设路基期间,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桥梁架设、取土、采石采砂、临时设施等一系列工程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生态系统产生较强的影响,不仅原地表形态改变,而且使表层土地的抗蚀性能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产生。由于不成熟的施工防护条件,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而被冲毁、基础开挖土方也被雨水冲散,在此阶段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但是在开始运营后,会减小降雨水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3施工中的空气污染

公路的施工必然需要一定的材料,而作为公路施工的材料如石灰,沙石,沥青或者水泥混合土等都会带来一定的灰尘。而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的不断进出也会引起灰尘的扬起,从而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在较为干燥的季节里,由于水分的减少,公路施工中的灰尘会相应地增加,而那时的空气污染也会更为严重。倘若居民在污染的空气里生产生活一定的时间,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问题,严重时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4严重破坏自然景观

土石方工程是道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活动。为了修建平直的公路,有时甚至需要开山平路,附近路基的铺垫需要挖方段土石,有时可能需要大量开凿山体防止填补不平衡。开山取石对山体的破坏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植被遭到破坏,岩石露出地表,在较短时间内。植被是十分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由以往的施工经历来看,这样的现象也同样易出现在公路建设上。并且随着植被保护对山坡的保护作用,当雨水冲刷山体,山体滑坡发生的几率大大提升,自然景观由此更易被破坏。

2加强公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减轻噪声污染

在居民区的公路施工一定要控制好施工的时间,尤其是在夜间,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地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倘若是工程真的很紧急,需要连夜的赶工才能完成的话,相关的负责人一定要照相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同时要严格地加强现场的管理,尽量把施工声音降到最低,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2.2减少水土流失

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根据要填挖的土质,合理地设置边坡的坡度,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及时地疏导雨水,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击。其次,对于已被破坏了的地表,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地采取绿化措施,尽量把破坏降到最小。同时也要注意料场的弃土弃渣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施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在选择土石堆放位置的时候,多余的废土可以用来建造坡面,废物利用,从而减少水土的流失。

2.3防止空气污染

公路的施工相应地会带来泥沙的运输,重型机械的挖掘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沙土的飞扬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公路施工中对空气的污染。首先,施工现场的废料要及时地清理,洒上少许的水减少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以尽可能地使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等材料以减少道路的灰尘,同时,对于破损的道路要及时地进行修补,防止浮尘的产生。

运输沙土的车辆应该严格地控制运输的数量,不可超载,同时,在运输的过程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泥土沙石的运输要用帆布或者其它可以遮挡的东西裹住,减少沙石泥土因运输震动而撒在道路上。要及时清理进出施工现场的的运输车辆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时扬起洒落在地上的沙土,造成空气污染。

对于施工现场泥沙的等建筑材料的存放,尽量地存放在室内,若要露天存放,应该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的搅拌设备必须进行封闭式的围挡并安装相应的喷雾防尘设施。对于施工现场要制定相应的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门的洒水设备和洒水人员负责现场地洒水和除尘的工作,及时地清理浮尘,减少空气的污染。

2.4施工工序的安排

对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精细调配。土石方的施工在进行之前,要认真分析合同段及其相邻段,用路堑切方来对弃土的数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对临时用地的占用。而挑选临时用地时,最好以荒地和洼地为主,用浆砌来保护废土场边坡地段,用种植草皮的方法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2)合理堆放。由于存在施工与通车同时进行的施工路段,所以在路段上堆放的位置以及进场筑路材料数量就迫切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往车辆的通行由于材料堆放不当而受到影响他。当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时,对组织人员与机械进行合理调控,避免沥青混合料产生的烟雾造成污染。

(3)及时清理。当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时,要回收多余的沥青混合料。及时制止造成了浪费,并且对施工环境有影响的现象。在施工完成之后,组织人员保持路面的清洁,已完工的沥青层面上严禁进行拌和砂浆,避免路面二次污染。

2.5施工过程根据要求进行

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乃至社会环境均受到公路施工阶段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正确制定施工计划,将占用土地的时间和面积压缩到最小。使用完后要及时使土地的原有功能得到恢复。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不能用推土机沿公路两侧就地取土,也不能由于方便就四处取土,要根据设计文件到标识好的地方取土。使用完取土场之后要平整好的土地上种上植被。而对于废方的处理,也要集中到指定的地方,进行集中丢弃,同样种上易于生存的植被。减缓了水土的流失,同样也使施工路段的环境得到了改善。环保项目要受到与主体工程一样的认真看待,保证环保项目的质量。

2.6培养员工的施工环保理念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之中,施工阶段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施工阶段之中,要进行排水构造工程的修建,路基土石方的填挖,以及征地和拆迁的开展。而施工单位对环保是否重视及其管理水平基本上都体现在工作完成的质量上。

所以公路施工单位不仅仅要对自身严格管理,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环保意识必须牢牢根植在公路施工人员心中,并且能够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3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从项目前期审批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阶段,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做到项目前期有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有环境保护组织设计,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近年来,随着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土地、水体、野生生物等生态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原则,采用有效且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公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中南公路工程,2011.

[2]最新路桥工程建设实用手册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1.

[3]项京华.论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8).

上一篇:桥梁构筑物的沉井施工技术探析 下一篇:500kV深圳变电站稳控装置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