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17 07:09:05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为了在物理教学中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重要。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23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习的科学素质全面提高、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1.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从而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2)定向思维、实验探究。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进行的,提出问题,猜想成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设计和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引起对知识的反思,提出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发展。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以期获得对物理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这只是一般的结构,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2.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最显特征

(1)自主性特征。它是“自主学习”的最显特征之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自主性的探究,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不再是做报告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特征。“自主学习”的物理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应用性特征。新课标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知识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选取学生周围熟悉的事例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它,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真正有用。

(5)创新性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个性具有鲜明特征,每个学生都是探究的主体,具有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三、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1. 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转变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即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知识不同于实物,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公式、规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并且纳入自己己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生观,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其次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更好,在学识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了,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加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途径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应当改变过去那种讲实验的状况,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体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

物理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物理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学生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首先应了解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尽快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进入物理的“境地”。第三,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第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物理的实用性,培养学好物理的动机。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使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中学 044602)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评估... 下一篇:观察颈夹脊穴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颈神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