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

时间:2022-02-17 06:59:31

信息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学校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学校让教师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学校还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纳入到年终考核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大力提倡全体教师利用“班班通”教学,切实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收集信息,合理利用信息,提高教师资源型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网上交流,网上论谈,不但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还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要求学校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观念,大力推进信息化,采用各种灵活的措施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在岗教育培训,吸取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改变单纯“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教师大胆运用学校引进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灵活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现在,有的学校仍然习惯于“传授”和“接受”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在这样的课堂中,信息技术往往并无优势,甚至是画蛇添足,沦为一种新的灌输式的教学——“电灌”。因此,就要求我们每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必须从“电灌”式模式转向引导学生质疑、合作、发现、探究,使师生共同感受信息化带来教学效率提高的喜悦。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充满活力的地理课堂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角点是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创新气息的课堂环境。如果还是以前那种死气沉沉、一成不变的课堂环境,将势必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一大障碍。我们要创造一个“活”的信息化课堂,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要求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种内容与形式上“新”与“活”的课堂,才是最为学生需要和欢迎的课堂。构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教学新课堂,充分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地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既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能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上网查资料,能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拓宽视野,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八年级《祖国宝岛—台湾省》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地理景观,地理图像,用录像一个一个地展示,加强了学生对台湾知识的理解记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2.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能使许多抽象事物(如地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地理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运用Flash将地球的绕太阳公转和地球的自转制作一动画,以显示地球运动的过程,这样既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也能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的特点,还能认识到地球的运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运动整体,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

3.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的整合能充分显示地理学科的特点

利用课件(自制的专题网页,精选典型例子,合理的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教学,使学生能直观学习地理知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地理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导地理课堂教学,既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地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能提高地方戏教学质量。把地理试验引进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天地。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把地理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一种享受,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不仅能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有利于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秦胜超 单位:河北省唐县川里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缺失分析 下一篇:实践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