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手术治疗方式

时间:2022-02-16 03:37:21

分析探讨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手术治疗方式

【摘要】 目的 对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152.9±17.25)min、住院天数(7.50±1.32)d、术中出血量(217.50±17.10)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264.3±8.55)min、住院天数(15.70±0.75)d、术中出血量(361.70±13.50)ml, 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手术治疗方式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6.032

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疝,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同时也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1]。临床上对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治疗在早期大多给予静脉输入降颅内压治疗, 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2, 3]。一旦发现患者有中央型脑疝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对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探究, 特对100例患者进行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9例, 女51例,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43.34±3.75)岁。患者受伤的原因主要有:交通伤27例, 滑倒跌伤46例, 高处坠落伤22例, 打击伤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观察组男 24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41.15±3.30)岁;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44.51±3.15)岁。所选取患者均取得知情同意, 受伤后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对患者的麻醉方式选用全身麻醉, 对血肿位置选用CT定位, 切口选择在头皮处, 切口到达颅骨位置, 用电钻进行钻孔, 并在无血管区采用脑穿针进行穿刺, 至血肿中央, 将脑组织牵开, 吸除血肿后用双极电凝出血血管止血, 进行缝合[4]。

观察组患者手术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去除骨瓣, 切开硬脑膜后并切除部分脑叶, 硬脑膜不进行缝合处理, 将血肿尽量全部清除, 并进行止血处理[5]。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 包括患者手术所需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患者术后脑积水、脑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等情况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152.9±17.25)min、住院天数(7.50±1.32)d、术中出血量(217.50±17.10)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264.3±8.55)min、住院天数(15.70±0.75)d、术中出血量(361.70±13.50)m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等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6.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152.9±17.25)min、住院天数(7.50±1.32)d、术中出血量(217.50±17.10)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264.3±8.55)min、住院天数(15.70±0.75)d、术中出血量(361.70±13.50)ml, 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等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昏迷, 且CT检查可见有大量出血, 脑部的基底池消失 。对于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以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家庭的负担, 减轻了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7]。

综上所述, 对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较好, 可以降低患者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住院天数和术中出血量, 减轻患者痛苦, 利于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缪亦锋, 蔺玉昌, 鲁晓杰, 等.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诊断及手术救治. 中华创伤杂志, 2010, 26(5):427-430.

[2] 王宏国, 蔡强, 杜浩. 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附32例分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16(6):340-342.

[3] 田福. 颅脑创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诊治体会.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20(3):26-27.

[4] 褚维海, 张吉云, 王河君, 等. 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诊治体会. 宁夏医学杂志, 2009, 31(10):932-933.

[5] 许刚, 张帆, 蔡强. 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8(1):44-45.

[6] 刘补兴, 胡小铭, 李烽周. 两侧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41例临床分析. 浙江医学, 2010, 32(7):1072-1074.

[7] 浦奔放, 王庆明, 薛泳华. 颅内压监测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预后观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18):84-87.

[收稿日期:2014-12-22]

上一篇: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难治性肺炎病原学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