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懂记叙文三步走

时间:2022-02-16 08:05:32

速懂记叙文三步走

记叙文往往是极具审美价值且富感彩的文章,更是历年来语文中考试卷上的难点,如果同学们能学会快速读懂记叙文,就能准确把握文章内涵,进而明析答题思路。在此,只教同学们走上三步,就能基本整体感知记叙文内容。

一、要看懂标题

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看文章一定要先看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看懂标题可以帮助你了解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可以说,标题就是我们读懂记叙文的钥匙。

如2011年各地中考阅读题中,记叙文的标题有《外祖父的白胡须》、《念你们的名字》、《父亲是一条鱼》、《送考》、《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等,这些标题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抒发、中心立意等,对读懂文章至关重要。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有些标题运用了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在阅读时,应特别留意修辞所带来的特别表达效果和特殊意味。

二、要明确要素

阅读记叙文,明确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是了解记叙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当然,作者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需要,记叙文的要素有所偏重,在阅读时,要重点把握作者泼洒笔墨较多的要素。

侧重人物的记叙文,就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南昌中考题《看山老爹》,主要人物是“看山老爹”,形象写出了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的品质。

侧重事件的记叙文,可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这就表明读懂了文章的情节,表述句式通常是:什么人(谁)做了什么事,如2011年中考题《雪后的阳光》,概括为“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为因残疾无法上学的哥哥拿多余的试卷”。当文章所写是好几件事时,一般分点概括。

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他。

三、要理解重点句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文情并茂,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

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文章描写的重点,总是那些最能表现作品思想感情的地方,起着烘托中心思想的作用。如2008年中考题《无法不对你残酷》中,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通过两段对弟弟的具体描写的对比,充分地表现出弟弟历经磨难逐渐成熟起来,也表明我对弟弟的“残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对所叙述的对象的见解或判断、态度和感情,都直接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谷回旋之风,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

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分析时应避免割裂,力求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类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想要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手法,换作自己直白简练的语言去表述。

走好以上三步,快速读懂记叙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8511农场学校)

上一篇:静待彼岸陌上花开 下一篇:我已经可耻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