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武汉城市圈

时间:2022-02-16 03:43:55

“观察”武汉城市圈

不管你叫不叫圈,叫个什么圈都不重要,主要的还是在于地方怎么干,只要能力够,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下一次划圈的时候就以你为中心。

10月12日,湖北广水,一年一度的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论坛在此举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论坛是迄今唯一一次在“观察员城市”举行,论坛的主题也定为“聚焦观察员,融入大武汉”。

观察员城市是在武汉“1+8城市圈”划定之后增补进来的成员。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观察员城市可参照适用本条例,享受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目前湖北共有洪湖市、京山县、广水市三个观察员城市。

“现在很多地方都想办法入圈,入不入圈不重要,把自己发展好才是最重要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说。

“入圈”

据介绍,在最初的“武汉城市圈”战略中,广水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更大的区域发展机会,该市随即制定了“融入大武汉,促进大发展”的方略,并迅速付诸行动,在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寻求定位突破。

该市首先通过多方引导本地企业积极主动挂靠武钢、武烟、武船、武重、武鼓、武车等企业,在产业链延伸配套发展上做文章,促进本地金属冶炼、精品卷烟、风机制造、造纸包装、医药化工等产业快速壮大。在农业上,面向武汉广阔的市场空间,广水加强了与武汉大型农超、龙头企业的合作,带动广水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致力打造成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在旅游业方面,切实加快本土景区开发建设,完善旅游通道、星级酒店等基础设施,将广水打造成“辐射200公里、车程2小时、休闲度假2天”的武汉后花园。

此外,广水还在科技成果转化、商贸物流、人才交流等方面积极与武汉实行对接,并都取得相应成绩。

广水市积极融圈的举动引起了湖北省和武汉市各级领导的重视。2009年元旦过后,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秦尊文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到广水专题调研后表示,广水融圈优势十分明显,将向省政府提交接纳广水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建议。

几天后,湖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省长李鸿忠在参加随州代表团座谈时,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广水融入武汉城市圈。

2009年2月10日,广水市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城市,成为继洪湖市、京山市之后的第三个观察员城市。

“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国家也好,省里也罢,都会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努力给予倾向性政策,以支持其快速发展,这是现在很多地方都争着要入圈的主要原因。”湖北省社科院院长宋亚平说。

“不管你叫不叫圈,叫个什么圈都不重要,都只是作为湖北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一种外在形态,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区划,更不是大家都挤在一个财政锅里按比例分层吃饭的关系。”宋亚平表达自己对城市圈概念的理解。

圈内

据武汉市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曾晟介绍,三年来,武汉市和圈内各兄弟城市积极参与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的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各城市实力明显壮大,合力明显增强,民生明显改善。

“第一年主要是完成了总体策划,编制了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形成了“56531”实施框架体系(即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支持政策、5个一体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改革试验3年行动计划和1个重大项目清单);第二年主要是形成工作局面;第三年主要是推进工作实质性进展。“湖北省综合改革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培锦表示。同时,他也坦言,回顾过去三年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圈一带”的龙头作用发挥还不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对武汉城市圈已经形成了“倒逼”机制。

“现在的客观态势不容乐观,因为整个城市圈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来讲,尽管武汉一城独大的局面极其明显,但当前并不算强大。”宋亚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仍处于“长身体”的时期,需要不断的从周边吸取各种生产要素以补充营养。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起到辐射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事实上,城市圈的8个城市中,5个地级市和3个省直管市都是“小鬼当家”,综合实力很弱,有的甚至比不上沿海一个中等县城的发展水平。7个地级市代管的15个县级市和市管县实际上都是广大的农村。“这种一个大都市,八个小县城,其余都是尽是农村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有效改观,武汉城市圈将名不副实。”说起这,宋亚平有些激动。

换个角度讲,“1”与“8”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宋亚平解释:“武汉城市圈现在的力量不对称,一边是比较先进发达的大都市,一边是非常贫穷落后的小农村,就像两个人谈恋爱,利益诉求的悬殊终究是要分道扬镳的,所以我们要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就必须解决武汉周边地区广大农村的城镇化问题,让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个可以相互共存,相互取长补短的理智平台。否则双方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这个城市圈永远都搞不拢。”

因此,专家建议在推进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时,首先要打破陈旧的城乡二元结构,稳妥推行新型城镇化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让圈内圈外的城市城镇与县城乡村的传统差别在相互磨合中逐渐消失,各种共同利益在相互促进中稳定增长。

圈外

从发展趋势来看,加快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武汉城市圈内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又是发展壮大县域城镇推进武汉城市圈内各市县协调发展,真正意义上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必由之路。

而坚持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让武汉城市圈内有关的广大县域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迁移和聚集,同时使农村的地势、资源景观、产品产业机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明细、行政管理制度等也要随着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型,这样就逐步形成门当户对的有利条件。

只有当城市圈内的广大县域农村都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之后,武汉城市圈才真正的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能够实行科学发展的经济社会整体。

“现在很多地区对于进入武汉城市圈非常在意,到处寻求工作来争取入圈的机会,认为只要入圈就可以获得很多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我们认为这充分反应了这些地方的领导人有一种抢抓机遇的意识和为本地区谋求福祉的社会责任感。“刘友凡表示。

武汉城市圈这个战略理念的提出,一度经过了很多过程。“当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想到中央去争取资金、人才、项目的支持,最后才有了武汉城市圈,包括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也是都是当初为了争取中央支持而找的一个理由,武汉城市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人工的概念。”曾经参与“武汉城市圈战略”筹划的宋亚平说。

事实上,很多地方领导人认为,只要入圈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物力财力的支持,但并非完全是这样,地方的发展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宋亚平直言,就算真的有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我强烈呼吁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同等的国民待遇去面向省内各个地区。

当初地理学家在划分亚洲、欧洲、拉丁美洲时还有以高山大海作为界限,但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圈定是缺乏明显的经济地理上连贯性和行政区划上的逻辑性,准确的说她们属于是战略思维上的宏观定位。

如今世界经济都在日趋一体化,无论处在武汉城市圈内还是圈外,都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参与者和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各个地方正确的选择是既要重视这个圈,又不能局限这个圈。

因此,宋亚平呼吁:“湖北的这个圈那个圈我们都要高度重视,要逐步认识到他们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同时更重要的是咱们要脚踏实地发展地方经济。你只要把本地区的经济搞上去了,你就是龙头老大,下次划圈的时候就以你为中心。”

上一篇:胡润“叫卖”湖北富豪 下一篇:团风港“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