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时间:2022-02-15 09:05:47

论小学数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由此可见,每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课堂的“开场白”做好了,学生听课会兴致勃勃,主动参与其中,学生的参与度高了,课堂的质量也就提高了。创设问题情境要根据学生实际,从多方面设计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我出示一个游戏,全班同学围着一个正方形的四条边站着,你可以任意选择站的位置。站好后大家都向正方形的对角线焦点出投乒乓球,投中者胜。然后,全班同学围着一个圆站着,也可以任意选择位置,每个同学在在自己的位置上向圆心投乒乓球,投中者胜,这两种游戏方案你觉得那种游戏更公平?为什么?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学生们很快都达成了共识,都认为站在圆上投乒乓球的游戏规则最公平。而站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向对角线的交点投乒乓球就不公平,特别是站在顶点上的同学最吃亏。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全班学生都产生了兴趣,都主动参与其中,对圆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2.问题情境要有可探究性

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我提出一个问题:树为什么长成圆的而不长成方的?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然后我就讲树为什么长成空气中的,从力学的角度看,是为了减少在外力作用下对树的伤害,倘若长成方的,遭到撞击,棱角就会严重受损。里一个原因是与我们这堂课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就是它要最大面积的吸收土地中的养分,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呢?就是本节课我们探究的内容。

3.问题情境要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经验密切相关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教材上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我觉得这个问题情境不适合农村小学生,因为村民的饮用水都是从井里打出来的,没使用过自来水,从来就没交过水费,学生不知道水费为何物,理解题意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芳在商店花了2.4元X,买了6袋零食,小明买了5包同样的小吃,该付多少钱?

就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而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单一使用,我们还要博采众之所长,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冈县汤塘镇四九中心小学 511600)

上一篇:浅析生成性历史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