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时间:2022-08-24 07:38:35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编号:G8(2017)26-01-02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评价,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融入新课程。作为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要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笔者对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体育知识,培训他们的体育技能,尤其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锻炼身心和个人品质的能力,不断加强体育意识、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识。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和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技能实践的范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课程。要确定体育教学的短期目标任务和中长期目标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标准以促使目标任务的完成。例如,体育教学的短期目标可以是:利用一两堂课,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篮球比赛的规则;中长期目标是:训练学生提高篮球技能水平,开展比较高水平的比。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相结合,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身体素质,完善精神品质,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必须服从,不能说不,否则会受到责罚;教师批评学生很少顾及他们的感受,言辞激烈,甚至有时会辱骂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在教学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出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达到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体育成绩好而偏爱他,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体育成绩不好而轻视他。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只是机遇不同,才暂时使得有的学生表现突出,有的学生表现一般。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学生在获得认可后,会增加对体育的兴趣和信心。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纯粹的听众,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凭着自己的能力理解、吸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主动输出者,学生是被动的输入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往往需要教师督促才能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而对于不会的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习惯搁置一边,等待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边听得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哪个教师也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使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创新。

(作者单位:山西省蒲县高级中学 041200)

上一篇:浅议学前教育新思路 下一篇:《团团和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