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2-15 08:14:46

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这个大战场中又增加了一个地理课堂阵地。然而因为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于地理教学的忽视,致使许多教师对于地理教学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在这个背景之下,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每位初中生都喜欢上地理这门课程,是每位初中地理教师都需要承担的重任。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13-01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地理教育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被置于副科的次要位置,在以往很多人都会认为地理是初中阶段让学生放松心情,开阔视野的学科。然而在新课标正式出台执行之后,地理这门学科逐渐成为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地理这门课程,其对于开展素质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也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地理教师怎样才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及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现今,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对于大部分的学校、老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而言,地理这门课程是不是值得花费过多的精力,重点在于它有没有被教育部纳入初中升学考试或高中升学考试的计分课程。如果地理并不是中考或高考的必考课程,那么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比较而言,自然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对于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讲,在刚开始上地理课程的时候,很多都会比较积极,兴趣也比较高,然而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各门“主科”的压力之下,他们的兴趣就会渐渐被打压下去,有的学生还会觉得“地理又不是主要科目,只要求个及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在这样的负面心理影响之下,学生不愿意学地理的风气也会慢慢地蔓延开来,这个是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

2、地理教师的素质无法适应新形势之下的地理教学。提升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任往往都要压在地理教师的身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师都能承担好这个责任。因为没有充足的地理专任老师,尤其是接受过地理专业学习的专任老师更是少之又少,许多中学的地理教学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来兼职。而本身地理教师在“副科老师”的头衔之下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探究深度就远远不够,有些甚至只能照着课本一字一句地念给学生听,简单地应付教学,又或者是让学生自习阅读课本就算完事,最后到了考试的时候就给学生画画重点。这种将课本看成是仅有的教学资源,把学生的考试结果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的理念和心态,严重影响着地理课程教学的发展。

3、没有有效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根据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知识。这个要求,不仅会受到中学地理上课时间少、教学内容多的实际状况的影响,也受到教师教学水平落后、知识体系繁杂的约束。而且,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也仅仅是华而不实的理论,不仅不能得到吝啬时间的学校的响应,而且也不能得到对学生爱护有加的家长的支持。

二、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1、在上课之前充分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①课前的备课工作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学习情况来进行准备工作,提前设计好预习、研究、巩固等环节,要考量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留足实践的空间与时间,并给予他们必须的学习资源。 ②备课要结合教材。课堂教学的根本就是教材,教师进行课堂准备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教材中所指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依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准确指定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在新课标中有明确指出课堂教学的根本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做上课准备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取舍,找到既符合实际,又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内容。 ③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人以渔,让学生学会思考才是学生受用一辈子的知识,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考量教学的启发性、基础性和思想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2、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地理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纳入生活地理的理念。地理这门学科覆盖面比较广泛,它不仅包含了自然的相关知识,还包含了许多社会方面的知识,在它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是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知识,仅仅凭借教师在讲台上用只言片语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因此在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抛弃说教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纳入生活中相关地理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其实际生活中获得地理知识。 ②教会学生应用其实际生活经验研究地理问题。当前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博学型人才,而是更赏识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人才,因此,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教学的重点。地理知识涉及的面相对较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应用实际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地图是地理科学的“资源库”,还是地理研究的“眼睛”和“手”,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和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有人说21世纪是读图时代。用地图传递地理信息,比文字直观,且信息量大,能呈现立体化效果,运用地图讲解地理问题,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陶冶学生的兴趣情操上也有独到的作用。能否充分运用地图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问题,也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学素养问题和地理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地理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分析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染整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