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课堂取舍摭谈

时间:2022-02-15 04:30:48

有效教学与课堂取舍摭谈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最根本的含义是“有效果”。有效果中的“有”是与“无”相对的,是大于零效果的一种表述,而大于零又是一个广阔而模糊的评估空间。课堂取舍是指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的有效性而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综合的精心筛选。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课堂取舍 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最根本的含义是“有效果”。有效果中的“有”是与“无”相对的,是大于零效果的一种表述,而大于零又是一个广阔而模糊的评估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观察者只是一种专业化的感悟,很难进行具体的量化测评。

在我看来,“有效”这个概念至少涉及高效与低效、显效与隐效、短效与长效等若干对关系,而每一对关系之间又有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比如,教一篇课文,让学生把该学的生词学会了,该品味的字词品味了,该朗读的朗读了,该背的背诵了,这就体现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量化测评,所以属于显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体会到了课文的价值取向,在生活中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就说明教学是有效的,而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虽然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它还是难以量化测评的,因此它属于隐效。但值得说明的是:这种隐效对学生学习能起到长效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的有效,既要考虑它的可测试性,又要考虑它的不可测试性,不能仅从可测试性进行评估。如此说来,课堂教学的“有效”还真算得上是一个模糊的、理想的概念。

二.课堂取舍的内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策略很多,其中,课堂取舍是目前热议的话题之一。

课堂取舍是指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的有效性而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综合的精心筛选。在这个筛选过程中,教师综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文本的具体内容、学生的认知特征等实际情况,提取其最精华的部分,舍弃那些可有可无或意义不大的部分,使教学有简明的教学思想,简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手段。

课堂取舍思想是针对新课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臃肿繁杂的“全景式”教学现象所进行的改革。新课程的理念比较多,为了在教学中全面地落实新理念,教师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在形式上五彩缤纷地“精心包装”,课堂上出现了内容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的景观。为了改变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落实有效教学理念,课堂取舍具有针对性。

1.教学内容的取舍。一篇课文,可讲可学的东西相当多,要寻找可为之处,舍弃不为之处,聚焦、放大、凸现所“为”的地方,不必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和文学语言的意义未定性,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和广阔的空间,整合文本的信息是课堂取舍的捷径之一。阅读教学需要掌握的信息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之中。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又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凭借”,编者常常把适宜于教师和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预设在作品前面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作者与编者的预设信息,就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2.教学方法的取舍。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种“无定法”的观点就为取舍提供了理论依据。比如,问题教学法在目前很时尚,但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选取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教学是指一堂课应以一个问题作为中心,由此向多个方向进行思维发散,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性进行思维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语言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提出简洁的问题、强化语言积累的问题、强化语言运用的问题。彻底改变课堂上“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现象。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理念。

3.教学手段的取舍。教学就是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这些实践,再适当动些脑子,尽量把课堂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当下公开课,成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大展台,声、光、电齐上,图、文、像兼备。语言学习,应当充分遵循语言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让学生以形象的方式去掌握语言,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只有教学手段预设简朴,才能闪亮“朴素而优雅”的面孔。教学媒体要简单方便,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为教学增光添彩,锦上添花,而不是在课堂上作秀。

朱晓华,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教师。

上一篇:文言文断句应对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语文复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