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时间:2022-02-14 07:52:10

广州市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用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对广州市1980年到2011年的保险发展和地区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关系的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地区内经济增长与保险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GDP对保险具有明显的作用。由格兰杰检验可知,地区经济增长与保险发展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平稳性

一、引言

广州市作为中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保费收入自1980年的197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1783696万元,年均增长40.69%,远高于广州GDP同期18.83%的年均增长率,是广州市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截止到2011年底广州市拥有保险中介机构90家,其中保险公司55家,保险经纪公司13家,保险公估公司22家。全年保费收入178.36亿元,增长1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75亿元,增长26.0%;人身险保费收入122.71亿元,增长5.1%。保险业日益成为广州经济高速发展的有效增长动力。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保险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广州的保险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为现实背景,实证研究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保险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经济增长与保险增长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保险的发展。保险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产物,良好的经济环境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从保需求上看,保险需求并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满足后才会产生对风险规避和安全的需求。即经济发展了,家庭收入和财富会增加,储蓄率就会提高,储蓄的首选渠道一般是银行存款和其它流动性较强的投资工具。随后储蓄会流向能满足特别需求的一些产品,如保险产品。也就是说,保险产品的需求与收入成正相关,保险的迅速发展必须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保险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保险的发展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通过转移风险、均摊损失、实施补偿、抵押贷款和投资收益等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险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样本的选取

本文主用地区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广州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用广州市保费收入(BF)作为保险发展的主要指标。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1980—2011年广州市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广州市统计信息网)。为了消除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并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我们对GDP和BF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和LNBF表示取自然对数以后的GDP和保费收入。

(二)样本的单位根检验

根据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如果经济变量的自相关函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再进行计量分析时就会产生伪回归问题,所以要消除由于时间序列存在伪回归问题而导致的模型拟合的误差,就必须对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以消除伪回归现象。

对于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应用最广泛的是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中的ADF检验,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看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单位根。采用Eviews软件,对样本数据的单位根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ADF统计值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结论

LNGDP -1.865917 -4.374307 -3.603202 -3.238054 非平稳

ΔLNGDP -3.737853 -3.097604 -2.991878 -2.635542 平稳

LNBF -2.218454 -4.356068 -3.595026 -3.233456 非平稳

ΔLNBF -4.863307 -3.724070 -2.986225 -2.632604 平稳

注:Δ表示一阶差分

从表1的检验结果来看,LNGDP、LNGF原序列的ADF统计量均超过了10%的临界值,未能通过ADF检验,两个变量的原序列均为不平稳序列。但是这两个非平稳序列在取一阶差分后均在不同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ADF检验,为平稳序列。也就是可以认为广州市取对数后的地区内国民生产总值(LNGDP)与取对数后的保费收入(LNBF)均为一阶单整变量。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变得平稳了,那么这两个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就可能会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存在着协整的关系。

(三)协整关系分析

协整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协整的基本思想认为,尽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中每个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线性组合有可能相互抵消趋势项的影响,使该组合成为一个平稳的变量。协整理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变量之间寻找均衡关系,以及用存在的协整关系的变量建立动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检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Engle-Granger(1987)提出的基于协整回归残差的两部检验法,二是Johansen-Juelius(1990)提出的基于VAR的协整系统检验,本文采用前者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对样本数据进行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首先,对两个取自然对数的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1)

t:(-14.3874)(24.4424)

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然后对估计模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残差是否是平稳性时间序列。残差序列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差序列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 ADF值 显著性 临界值 AIC 结果

(N,N,1) -4.5718 1% -4.3561 -0.4181 I(0)

5% -3.5950

10% -3.2335

根据表中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都小于其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故而,可以认定估计残差为平稳序列。这表明LNBF与LN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而且当GDP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促进保费收入增加1.75个百分点。

(四)误差修正模型分析(ECM)

根据Granger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

误差修正模型基本形式是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而这种长期均衡的关系是在短期波动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是因为有一种调节机制(即误差修正机制)在起作用,防止了长期均衡关系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建立包括误差修正项在内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来研究模型的短期动态和长期调整特征。由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广州市地区内生产总值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短期之间的波动关系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验证。所以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修正误差模型:

(2)

式(2)各项系数显著通过检验,误差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但模型(2)的修正偏小,这说明模型的标准误差较大,说明还有一些因素如利率等影响到保险的发展水平。误差修正模型反映了地区内生产总值对保险收入的短期影响,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保险的增长可以分解为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在短期内,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保险收入增长1.59个百分点。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前述协整检验表明广州市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为此我们作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LnGDP和LnBF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LnBF是LnGDP的原因,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LnBF应该有助于预测LnGDP,即在LnGDP关于其自身(下转第117页)(上接第97页)的滞后值的回归中,添加LnBF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应当显著地提高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二是LnGDP不应当有助于预测LnBF,因为如果LnSP应该有助于预测LnGDP,同时LnGDP也有助于预测LnSP,那么就可能存在其他变量,既是引起LnSP变化的原因,也是引起LnGDP变化的原因。Eviews的运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原假设 滞后阶数 F统计量 P值 输出结果

LNGDP不是BF的Granger因子 1 8.79001 0.00694 拒绝原假设

LNBF不是GDP的Granger因子 1 2.35348 0.13865 接受原假设

由表3可以看出,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LNGDP到LNBF的单向因果关系,说明经济增长是广州保险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LNBF不是LNGDP增长的因子”这个原假设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因此保险的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保险的发展不必然导致经济的增长,说明广州市保险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应加大保险发展力度。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和建议:

(一)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广州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保险业的迅速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广州的保险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由经济增长到保险业的单项因果关系,依据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涵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并影响保险业的发展。因此,促进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保险业的发展。

(二)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相适应的保险业发展水平。世界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保险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相协调和相适应的。保险业的成长与壮大必须有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和客观基础。经济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充分发育的保险业的支持。

(三)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增强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新的历史阶段,保险业更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形成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举的局面。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金融综合经营的新途径、新模式,推进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的合作,形成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联动发展的局面,不断增强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努力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社会氛围,营造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险业改革发展在广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增强国民的保险意识,努力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社会氛围,强化保险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完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律环境、诚信环境、舆论宣传环境,为保险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广州的保险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要抓住机遇,完善保险服务,建立成熟的保险市场,扩大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把广州建设成为全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先行区、风险防范示范区和产品创新试验区”,真正发挥保险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腾,杨煜.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0).

[2]于俊年编著.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的使用[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3]赵国庆主编.计量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王海鹏.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J].系统工程,2005,7.

上一篇:基于国外民营企业融资经验分析解决我国民营企... 下一篇:扩大信托公司QDII投资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