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传播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思考

时间:2022-02-14 06:42:29

现代信息传播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思考

摘要: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过程的立体化呈现出尖锐的价值冲突和实践困惑。高校道德教育应该是对社会现实和社会道德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伦理思考的目的在于以一种态度和思想分析信息传播现状以便使道德教育的知识性更加丰富,并在教育实践中使道德教育突出伦理目的和生活艺术,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传播 道德教育 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70

1 当代信息传播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道德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通过意识形态传播、观念传播、价值观传播、教育传播的具体实践活动构建社会稳定的价值体系和心理期待并形成社会的良性发展,是社会规范的价值习得过程。

1.1 信息营造了生活目的――幸福感错位

传播的实施其意义在于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到社会道德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并能够利用社会道德机制和受众的道德观念催化传播功能的发挥。由于生活空间的限制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来自于信息的传播,当下尤为突出。因此其所营造的媒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们的思维意识和生活方式。在娱乐化、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强大包围和冲击下,人生需要、欲望和目的的满足或实现受到挑战,幸福的定义充斥着物质化的标准,幸福感的增强在衡量标准的恍惚中出现错位。“你有什么不幸拿来让我们高兴一下”的网络流行语虽然揪扯着人们对于幸福与不幸心理体验,但信息呈现的娱乐性很高;“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爱情宣言颠覆了幸福的内涵,而媒体的重磅推出却使它成为座右铭受到了追捧;“无底线的风姿卖弄”的经营巧计虽为人不齿,但媒体的眼球经济却也成就前浪推后浪屡试不爽;“拼爹炫富”的夸张造作虽受到质疑,而来自媒体的铺垫叙述却使得物质的占有与量化成为人生幸福的最终。大众传媒利用信息营造了一种生活空间,制造着人的幸福错觉。

1.2 信息传播干扰了价值认同――道德困惑感加重

信息干扰下的价值危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开看。一方面是信息本身所带来的。“小悦悦事件”媒体报道后附加的传播者的评论:施救者是为了出名!看似直白的信息呈现,却使本来美好的人性附加了功利倾向――信息传播者的信息处理考验着人们的智商,怀疑、无所适从、放弃使得价值认同没有了权威性;“老人摔倒在地,该不该搀扶”的新闻讨论――被无休止的老人与施救者之间赔偿官司的信息所挤压,施救者的无奈和气愤冲抵着助人为乐的价值传统;媒介信息的各种头条在放大人们猎奇心理的同时,更使得人们认知事物的思想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内容虽不值得过分关注,但疏于思考、被动跟风的态度使得社会价值认同没有了方向。另一方面是社会分化带来的。 社会分化特别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促使媒介发生变化,媒介资源的掌控、媒介话语体系的生成、传播的基本结构等都使信息在流动中产生倾斜。传播分化导致传播系统在价值、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分化出来的子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虽是百花齐放,但恰恰也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消解,公众陷于盲从和非理性状态。青年学生在认知态度与行动的协调与融合上步入了一个艰难时期,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认同上没有了标准,选择度加大,失去了耐心,困惑感增强。

1.3 信息异化中游走――责任被淡化

信息异化一方面指信息对人的异化,来自于受众主体对信息的不当使用,为其所累而形成;另一方面则是信息自身的异化,表现为信息流动过程中“信息被异化”的客观存在。信息异化实际上是人与信息关系的颠倒。如卢梭所说:“A奴役B,不是通过暴力手段,而是通过使B处于一种不能缺少A的位置来实现的。”当今人们已经把信息看成是自己身体一部分了,人处在一种不能缺少资源信息的位置,于是,人也就反主为客,在信息中丧失主体性,“非暴力”地实现了信息对人的奴役与支配[1]。信息异化是人与信息之间关系的颠倒,是信息本意受到割裂的后果,具体表现是人对信息的过分依赖淡化了人的文化感受和情感活动,对信息的偏执、崇拜甚至是由崇拜而导致的信息恐惧,使自我认同感降低,以字符为中介的人机交流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的心理体验使行为凸显出道德情感的冷漠和责任感的淡化。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情感,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更不会有彻底的行为和责任。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指出:“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2]

2 当代信息传播对高校道德教育影响的伦理建构

2.1 强调媒介素养的养成

媒介素养提出的基础在于现代人在大量获取信息的同时所缺乏的信息处理能力。一般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3]首先,正确认识信息传播的本质内涵。“网络赋予个人强大的权力――能够赢得全世界的观众,能够获取关于任何东西的信息。但是随着运用或滥用权力的本领的日益强大,个人需要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世界担负更大的责任。”[4]其次,培养对媒介信息的辨认能力和批判能力。互联网所带来的虚拟环境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平台的开放,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制造者身份同一性的存在,使得信息本身的“异化”程度得到最高级别的呈现,增强了人们对于信息本身的辨别难度。因此调整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发展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以判断、推理方式提高辨别能力和认识能力。第三:强调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自我隐蔽的深层的社会关系,涵盖和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作为既成的东西和预设的前提往往被忽略或忘却,因此只有通过对外形的道德关系的认识,通过主观的认识和思维把握使道德的社会化具有应然性,使伦理的社会共识化具有延展性。

2.2 培养伦理智慧

道德实践能力需要经验,需要坚持,更需要智慧。“伦理道德决不是一种生硬古板的说教,也不应是一种高不可及的理念,而是对生活本身规则的总结,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处事艺术和生活智慧。”[5]视之无形,听之无声,道德及其价值往往不是以纯粹和直观的形式出现,但它必定是与其他的社会现象及其价值融为一体的。由此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便成为人们生活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过程,而智慧便在此显现。个人的偶然性与随意性必然也会伴随着群体的道德选择与判断的深入而游离于社会整体规范之外,也就是说个体行为必然与群体行为之间有着严重的碰撞,甚至是对抗。为此挫折教育介入高校道德教育环节中应该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伦理智慧的培养不仅是教育结果的显现,更应该是教育方法的一种提炼,让学生享受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体会选择的艰难。

2.3 重视道德习惯

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高校的专业性教育特点使得隐性的道德教育受到无形的挤压,学生有问题出现是道德教育抑或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到位,各方位全部出动,一片齐抓共管,乱无头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临时应付使得教育作用大打折扣;一方面由于道德教育内容倒挂现象的存在以及中学道德教育过程的特点,使得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在面对高校道德教育时会产生严重的疏离感,跨步前行的道德教育迎来的是应付、淡漠甚至是逃离,你讲你的我的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应景画面。道德教育的尴尬原因来自各个方面,但是有一点应该予以重视的就是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培养习惯应如亚里斯多德所说,我们必须先进行有关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性。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生活中有所节制,才能成为有节制的人,做勇敢的事,才能成为勇敢的人。独生子成长环境和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功利思想,捆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全包式的生活状态以及脱离生活实践的教育环境附加着颠三倒四的媒介信息屏蔽着生活的真实,“拿来主义”挤压着人们认知的空间,接受成为了习惯,强调结果成为了习惯。没有习惯作为基础的道德行为,要么是作秀,要么是另有所图。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巨大反差恰恰反映了没有习惯支撑的行为的不足。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问题和挑战,因而会有自己的道德教育主题。现代信息传播背景下所形成的道德环境的复杂、价值冲突的扩大、道德挫折、困惑的增大,使得高校道德教育必须积极调整教育思路和方法,充分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思路,把道德教育内容置放于可读、可见、可行的语境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判断,在复杂的关系判断是非;学会选择,根据正确的道德标准在不同价值准则中自觉自愿做出抉择;学会践行,积极主动感触身边具体的活动,行为形成习惯。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及信息社会条件下调动学生思辨和推理的能力,努力探索以基本伦理思想为主导、以思辨和推理为主的教育实践过程应该是推进高校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银红玉.试论人的信息异化及其扬弃[J];教学与研究,20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2:4.

[3]甘绍平.伦理智慧[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8.

作者简介:迟萌,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2

上一篇:“就业难”背景下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的思... 下一篇: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