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时间:2022-02-12 09:03:35

基于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更为重要的环节。我国一些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造成成本支出较大而效益低下的不良运作局面。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解析了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原则,并点出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最小施工单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re.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does well the cost contro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earnings is project management activities more important segment. Our country som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ed, low management level, cause costs and low benefits of larger bad operation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financial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enterprise savings to the inevitable choi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ontrol the problems and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ontrol principle, and highlighted the construction unit minimum cost management methods use.

Key words: minimum construction unit;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2、对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管理控制的不严格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3、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控制的不严格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项目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项目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需要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降低施工成本.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目标值的确定是成本核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决不能片面追求低成本从而降低施工现场的设施和工程质量标准。

2、项目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三全”一个也不能少,才能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项目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在动工”中落实,施工准备阶段是构想和预计,而竣工阶段则已基本定局。

4、项目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应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以此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工程成本目标明确,奖惩分配明确,使降低成本与职工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可以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降低成本的意识,使成本控制人人从自我做起,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最小施工单元的成本管理

根据工程建筑构造和项目内容,按照施工程序将总项目逐级分解为若干个施工单元,这些施工单元的成本叫单元成本,一直分解至最小限度的施工单元的成本成为最小单元成本。

1、制定单元成本计划表

单元成本以方块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方块图称为单元成本计划表。而每一个但愿你成本计划表都是一份具体的工作任务书。在计划表中注明该施工单元的工作项目和所在区域;预算工作质量和预算价格;实际工作质量和实际价格;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动态对比;成本状况的预警报告。

2、单元成本的计算

预算成本是在合同项目清单的基础上,按照预算定额、材料、设备的预算价格及图纸工程量等计算出来。而实际成本则是按照劳动定额、材料、设备的实际价格及实际工程量等计算出来,一般来说,预算成本应大于或等于实际成本。

施工单元的预算成本是将项目总预算成本自上而下进行逐级拆分计算出来,而施工单元的成本则是先预算出最小施工单元的实际成本,然后由下至上进行叠加组合计算出来的。

3、最小施工单元的成本管理

为保证项目总成本计划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对单元成本计划的管理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负责成本计划管理的人每天对最小施工单元进行检查,检查最小施工单元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情况;材料、设备的价格和工资是否超过预算;以及是否存在因设计调整导致的工程量增减等。做好每天的检查记录,并借助电脑对当天的数据进行更新,发现偏差及时调整,使实际成本小于或等于预算成本。

四、结束语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不断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的管理方法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有效益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最小施工单元的成本管理来实现项目总成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2]王林.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方法.施工技术.2008.12

[1]邱国林.刘颖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6

上一篇: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探析 下一篇:基于节能与声环境良好的建筑设计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