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蓝莓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2-12 01:40:00

伊春市蓝莓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山野果资源丰富,近几年,以蓝莓为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逐渐增加。2011年第4季度,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蓝莓产品抽样及检测工作,先后抽检了伊春区、友好区、五营区、带岭区、西林区、翠峦区等8个区局24家企业的55批次蓝莓产品,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新建企业的干型、半干型、甜型蓝莓果酒及冰酒等酒类制品,以及果汁饮料、果酱、果干等产品,覆盖了全市蓝莓产品的主导品种,抽查结果较全面地反映了该市蓝莓产品的总体质量。现根据抽检结果就伊春全市蓝莓产品质量情况总结如下。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蓝莓果汁、果醋饮料允许限量添加甜蜜素、糖精钠、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增稠剂、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剂,伊春市多数产品中均添加了这些物质,但部分产品检出量过高,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原因有:一是故意添加。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往往减少蓝莓原料用量,超量添加柠檬酸等添加剂提高酸度,个别产品山梨酸含量高达0.89 g/kg,是规定水平的1.8倍;同时,为改善产品口感,又加入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有的产品同时添加3种甜味剂,以致甜蜜素或者糖精钠含量过高,个别产品的甜蜜素含量高达2.75 g/kg,是规定最高限量的4倍以上。二是原辅料夹带。这类产品虽然检出了不应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但含量非常低,主要是由于生产厂家的检测手段或技术设备比较落后,食品添加剂由原辅料带入蓝莓产品中却无法检出,以及原材料进厂把关不严,致使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环节。

1.2蓝莓产品标准制定滞后,无统一标准

本次抽查的55个样品中,除果酱执行国家标准外,其余均执行企业标准。由于蓝莓是黑龙江省特色浆果,其他省市无此资源,因此目前除蓝莓果酱外其他蓝莓产品均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由于伊春市蓝莓产品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意识到制定地方标准的重要性,因此多为参照葡萄酒质量指标制定企业标准,全市尚无适宜小兴安岭特色蓝莓产品的地方标准,标准制定总体滞后,致使各项指标要求高低不等,差距很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潜在问题较多。

1.3产品标签、标识亟需规范

在此次监督抽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对标签、标识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结果看,部分企业忽视了对标签、标识的规范管理,未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要求进行标签、标识设计,以致蓝莓产品的标签、标识存在产品配料表内容不全、所添加的防腐剂及其他物质未在标签上标注,计量单位标注不正确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4重金属超标严重

从抽检结果看,部分蓝莓产品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其中以蓝莓果酒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蓝莓鲜果自身铁、铜含量较高和工艺流程控制不到位。

2建议

一是强化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加大质量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自觉严格管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1]。二是抢占先机,加快标准制定。以黑龙江省兴安红酒业为试点,建立以省级地方性技术标准和国家级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成型后将其经验做法全面推广。三是提档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专利融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2]。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区域检验检测水平。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对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支撑作用。新建成的省林特中心构建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统一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3-4]。经初步测算,按照检验项目覆盖全市的森林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包括初级农产品的全项指标的检验检测水平,需增加气质联仪、液质联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8套仪器设备,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以开展47类限量食品添加剂、22类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类添加剂和160种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如市委、市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则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伊春市食品检验检测水平的实质性飞跃,建设成全市食品检验检测的权威性平台。五是责成有关部门对伊春市产品标准进行清理,凡是低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必须责令改正,重新制定企业标准,以保证全市蓝莓产业科学、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张桂霞.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14.

[2] 邹树丹.对食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探讨[J].质量与市场,2011(12):39-41.

[3] 徐龙琴.基于Web的亚热带水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4):1174-1177,1189.

[4] 钱开胜.桂林重抓水果进出口质量安全管理[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6):44-45.

上一篇: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作用及其建立方法 下一篇:仔猪腹泻的病因及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