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及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

时间:2022-06-01 11:00:04

伊春市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及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

近年来,伊春市实施经济转型,加快畜牧业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养殖奶牛6万头、肉牛20万头、茸鹿3万只。为提高饲料自给率,降低养殖成本,全市玉米种植将不断扩大,特别是扩大青贮玉米。本试验历经2010~2012年三年时间,通过对品种、密度、施肥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确立适宜伊春栽培的品种和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 品种筛选试验

本试验共采用5个品种,全是黑龙江省主要种植的品种,分别为阳光1号、中原单32、龙单24、龙辐单208、东青1号,栽培方法同常规生产。

1.2 密度×施肥试验

密度×施肥试验品种为中原单32。密度处理:A1: 4000株/亩,A2:4500株/亩,A3:5000株/亩,A4:5500株/亩。施肥处理:尿素+二胺+硫酸钾,B1:10㎏+20㎏+5㎏/亩,B2: 12.5㎏+25㎏+6.25㎏/亩,B3:15㎏+30㎏+7.5㎏/亩,B4: 17.5㎏+35㎏+8.75㎏/亩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全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每小区28㎡(70㎝垄4行区,行长10m)。试验过程中进行生育阶段物候期、生育性状观测、记录,收获后室内烤种等,严格试验数据调查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筛选试验

2.1.1 品种生育进程比较

通过调查,阳光1号、中原单32适合伊春市栽培,其在9月15日前可达到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其它品种熟期偏长 ,详见表1。

2.1.2 品种产量比较

调查结果,龙单24产量最高,依次是阳光1号、东青1号、龙辅208、黑饲1号、中原单32、龙青1号,详见表2、表3。我们认为适宜品种应为阳光1号、中原单32。

2.2密度×施肥试验

2.2.1产量调查统计

从密度×施肥试验各处理三年产量调查结果比较,得出“密度×施肥”试验在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差异在±5%之间,可以得出此技术在不同年份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稳定性。对三年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密度间、施肥水平间及密度×施肥间的差异都极显著,说明不同的密度,不同的施肥水平,青贮玉米有不同的生产力,而且密度和施肥水平间还有一定的互作效应。进一步测验其差异显著性。A3×B4产量最高,是中原单32最佳栽培密度、施肥水平,详见表5。

对4个密度间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我们发现,当密度为A3时产量最高,与其它密度差异达极显著,详见表6。对4个施肥水平间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我们发现,当施肥水平为B4时产量最高,与B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密度差异达极显著,详见表7。

这些结果再次证明此密度×施肥试验是密度为A3时,施肥水平为B4产量最高。

3、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目前比较适宜伊春地区栽培的青贮玉米品种为阳光1号、中原单32,栽培密度应控制在4500-5000株/亩,施肥水平应控制在尿素+二胺+硫酸钾/亩=15㎏+30㎏+7.5㎏/亩为宜。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上一篇: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局域网综合性能的优化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