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外出务工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2 04:35:53

关于农民外出务工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响应党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的号召,我们在南部县伏虎镇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在实际的走访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工经济成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伏虎镇地处西充、南部、盐亭三县交界处,省道101贯穿全镇七个村,与国道212毗邻,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并有“千里唐巴一明珠”的美誉。全镇共有三万多人口,城镇化程度较高。06年,该镇人均纯收入为3026元,而全县人均纯收入为2750元,其中50%来源外出务工人员。

目前,伏虎镇主要有两个经济项目:长林肉食品公司、枇杷种植业。长林肉食品公司是伏虎镇2004年招商引资企业,其年均屠宰生猪50万头,约有500名员工,月工资按所作的不同工种可获得500元至1000元。成都商人唐西成在刘家沟、张家观等村承包耕地1200亩,发展枇杷产业,2005年9月,并统一注册了“福果”牌商标,伏虎镇成了全县“万亩枇杷产业带”的“主战场”。

伏虎镇辖2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位于省道101线上、离场镇很近的袁家岩、张家观、徐家坝等村的经济状况较好,去年,这三个村的人均收入均高于全镇人均水平。这三个村村民外出务工的具体情况如下:

袁家岩:全村人口为1124人,共有346户,外出务工人员约为600人,占全村总人数的53.4%,且外出人员的平均年龄在20—45岁之间。

张家观:全村人口为732人,其中劳动力为370人,约占总人口的50.7%,外出务工人员有200多人,约占全部劳动力的54.1%

徐家坝:全村人口约为1356人,共有345户,去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全镇人均水平,达到3560元,但50%来源于打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约有400人,其中30岁以下的占了60%。

这三个村的共同特点:公路通到每家每户,水电的基础措施基本建成,一座座漂亮的小楼随处可见,但无人居住或仅有老人儿童在家。村民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外出务工人员,房屋就很难得到改造。而如果一个家庭有稳定的外出务工人员,老房就能变成新楼。村干部感叹道:“现在政府倡导的新农村建设,尽管有一部分靠政府扶持,但其资金投入中绝大部分是靠农民外出务工挣来的。”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碑亭子村,它离伏虎镇较远,其基本情况如下:

全村人口为832人,外出务工人员为247人,此外,在县城和场镇务工人员约有44人,靠打工谋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5%;在1998年,该村曾被评为养猪重点村,但最近几年年均养猪仅有400-500头,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由养殖业转变为务工收入。

综合以上资料,及与村干部、村民的座谈,了解到:不论在条件较好的村,还是相对较差的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中的主体部分,而且是农民增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解决了子女教育、住房投资等大问题,从而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区域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然而,村民的外出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农民长期外出打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

(1)留守农民多是老人,他们的思想观念陈旧、满足于现状、不思发展,给新知识传播、新技术推广带来困难,即便能接受也是无能为力。

(2)留守劳动力负担加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还有待改进,尤其是山区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坡耕地面积多,劳动强度大,青壮劳动力的外出,加重了滞留劳动力负担。

(3)外出务工人员私下将土地送人耕种,对专业化生产带来障碍,不能成片规模种植,给规模农业造成不良后果。代耕户只顾眼前利益,耕作较为粗放,农家肥用得少,化肥用得多,导致土质条件恶化,降低了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4)村里劳动力缺乏,限制了村庄的整体发展。青壮年的外出使得许多公益事业不能顺利开展,比如:在袁家岩村,由于没有劳动力挖天然气管道,使得这项惠民行动不得不暂时终止。此外,有些地方由于大量壮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土地荒芜,杂草丛生。

2.农民外出务工家庭问题突出。

(1)外出务工引起了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据当地司法局统计,在最近几年里,发身在外出务工人员间的离婚案件直线上升,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夫妻俩分居两地,处于不同的环境,感情日渐疏远;二是女性被外面的物质生活所诱惑,不愿再过清贫的生活,便凭借姿色傍大款。这不仅影响社会安定,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孩子无人教管,父母无人赡养,亲情关系淡泊。大约有80%以上的年轻夫妇将孩子交给父母亲照顾,自己则外出打工,使子女得不到正常的教养。

3.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1)留守儿童的忧患,

如,在碑亭子村全村共有130个儿童,留守儿童就有70多人,所占比例约为54%。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而在隔代教育时,爷爷奶奶处与矛盾中:管教太严,又觉得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关爱,挺可怜的;管教太松,又怕孩子不成材,不能向儿女交待。他们很难把握住这个度,在当严时不严,在当松时不松。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大部分父母几年才回家一次,一年通电话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并且每次通话就只是简单的问问成绩、身体,从不过问心理、养成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在学校,由于孩子太多,老师的精力有限,不能顾及到所有儿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一般是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被老师关注较多。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家长、学校往往相互推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孤僻、自卑、内向、胆怯。在学习上,表现出厌学、逃学,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在生活习惯上,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苦闷无处诉说,在人生十字路上,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只要在社会上不良人员的诱惑下,他们易于走上“不归路”。在袁家岩,张家观、徐家坝等经济状况较好的村这种现象反而更严重。

(2)外出人口管理难,计划生育工作难抓,无计划超生年年都发生。

伏虎镇虽是部级重点建设集镇之一,但打工经济仍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首先分析伏虎镇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外销;多年来是养猪重点镇,积累了较多的养猪经验,且在镇上有大型生猪屠宰场——长林肉食品公司;外来业主承包大片土地进行枇杷种植,形成大规模的枇杷种植业,当地村民也小规模种植葡萄、梨子、桃子、李子等水果品种;位于升钟水库的灌溉区,在境内有八丈河,水资源较丰富。

结合国家政策,因地制宜提出相关措施:

第一,立足本地发展农村优势产业,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并提高其收入。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更多的农业工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利用较丰富的养猪经验,组织村民筹资建立大型养猪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获得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在碑亭子村就有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村主任今年自家就养了130多头猪,可出槽生猪120多头,按现在的市场,可盈利约10万元。

2.建设商品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如,为了向长林肉食品公司提供移植猪肉,伏虎镇在赵王庙村规划10万头优质肉猪养殖基地,该基地将耗资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可带动全镇5000多户农户从事生猪养殖业,如果长林肉食品公司扩展其经营范围,集屠宰、加工于一体,并打造自己的品牌,将使当地的养猪优势充分发挥;2005年9月,该镇组织3200多户枇杷专业户成立“枇杷种植协会”,并统一注册了“福果”牌商标,伏虎镇成了全县“万亩枇杷产业带”的“主战场”,全镇枇杷种植面积达到了8000亩,在此基础上,引进水果保鲜、深加工等技术,构建水果加工产业,借助便利的交通,拓展外销渠道,建立自己的特色市场,将为当地带来巨大收益。

3.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足不出户也能就业。坚持走“工业强镇,商贸、旅游活市”的道路,大力发展能源交通、通讯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搞活商贸流通和旅游经济,全方位多角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如张家观村利用其枇杷林景观,在村上开办了农家乐,吸引人们前往观光旅游,利用其他特点增加观光点,将吸引更多的游人,从而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提高他们的收入。

4.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建设小城镇要突破传统定势,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重组、盘活存量,完善功能,发展旅游型、工业型、边贸型、专业市场型等特色城镇,以业兴镇,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安家落户。

第二,重视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和税收管理。

1.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流转的好处,要在坚持自愿、有偿、规范、依法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与愿望,采取正确引导、积极示范等办法,加深干群对耕地流转的认识。

2.规范流转程序,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申报、登记制度。当农户与业主之间发生合同履行纠纷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调解和处理。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对农户间口头协商的耕地流转,可采取双方到村、社出具相关手续,明确税费缴纳人的办法进行防范。对成片进行土地开发的业主,在签订流转合同前,必须由业主交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或提供有效的担保,以防范业主因经营困难等原因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发生。

4.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对流转进行组织协调,为耕地集中成片专业化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对耕地流转过程中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及合法性进行监督管理;审查业主资质,对合同的履行进行风险防范等。当有悔约、难以履行流转义务等苗头出现时,基层自治组织就必须充分发挥调解作用。

第三,加强农村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

1.搞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工作,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减轻农村教育负担,彻底解决留守人员生产、生活问题,尤其要妥善解决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小孩能上学”等问题;

2.加强农村思想道德与法制建设,增强农民道德与法制意识。

由于仅靠土地,农民难以发展致富,所以要吸引他们回乡,只有在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家的收入与外出务工差不多时,才愿意回乡。在目前的情况下,当地政府的组织作用的发挥就显得异常重要。

随着伏虎集镇建设活动的开展,在当地党委、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不久的将来伏虎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上一篇:镇农民外出务工问题的社会调研报告 下一篇:三下乡报告——浅谈“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