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之效果初探

时间:2022-02-12 12:21:04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之效果初探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终身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 情感体验 课堂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职业的转换也更加频繁,对不同知识的需求要求一个人随时准备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能力。所以,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或者说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备受重视,因为这是一个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而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由于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思想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点,使得这样一门学科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自主学习法实施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效。

首先,思想品德课中实施自主学习法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容易发挥本学科思想性的特征,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情感体验需要人自我在原有的情感基础上,通过“蓄情、酿情、泻情”来产生新的情感。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加强思想上的认同感,就更容易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人是有情感的,教育中最好的途径就是:以情感激感,引起情感上共鸣才能达到对同一知识或思想的认同感,才能在生活实践中付诸行动,才会收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我要学,而不是教我学,自主学习就有了更充分的动力,自然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往往是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致使一部分学生讨厌上政治课,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习效率低下。因为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人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了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笔者以为,要提高政治课课堂学习效率,须改变这种模式,提倡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认识,看到了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自然有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重要。而按照人的本性来看,凡是人都应该对学习有兴趣的。按照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求知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那么,人类实现求知而进行的学习过程,理所当然地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的。要使学生普遍地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就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其次是改进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才能减轻,才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第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经过检验,高成绩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我国学者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本质。

上一篇:高中学生如何积累英语词汇 下一篇:略论初中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