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的两种格调

时间:2022-02-11 09:23:38

音乐会的两种格调

一直浸淫在各种都市现代街头艺术之中的纽约,当然也有相当多厅堂级别的高雅文化活动,而它们通常都发生在秋冬——红叶落尽,窗外的风景渐渐失去了吸引力,那就到室内安安静静地享受一场音乐会吧!

事实上,自从去年欣赏了一场只有几十个听众的小型钢琴独奏会后,我就爱上了这种颇为私密性的文化活动。因此,当得知将要去的两场音乐会都是传统的大型交响乐后,我的小资情调作祟,并没有对此抱有较大的期待。

事实证明,没有期待才能有意外。

第一场是在十月的一个周三,北京交响乐团到纽约的首场演出,选择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对于纽约的上流社会来说,卡内基音乐厅算得上是反叛和先锋的代表,并不算是最最正统的音乐圣地。

演奏曲目显然是乐团精心挑选,上半场以郭文景的《愁空山》为主,竹笛与现代交响乐器回响在卡内基的整个空间。纽约观众的挑剔人尽皆知,如何展现交响乐本身的魅力,同时又体现来自中国的特色,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中西合璧。

观察了一下身边的观众,一半中国面孔一半是老外。后者几乎完全以中年以上的长者居多,穿着整齐且彬彬有礼,他们对于中西合璧的实验似乎也颇为欣喜。

以我差强人意的审美标准,并不太喜欢这种组合。竹笛的悠扬与交响乐的恢弘组合在一起,竹笛声时而被打断,交响乐也无法尽兴表现,总有种格格不入的违

和感。再加上曲目留白过多,很难让我这种音乐入门级的观众完全沉浸其中。

高潮来自于最后的谢幕。观众们起身鼓掌,指挥第一次返场,献上我等最为熟悉的《茉莉花》,这是若干年来中国音乐对西方世界的“杀手锏”,听得观众继续鼓掌。之后事情便一发不可收,观众们礼貌性的鼓掌使得指挥连着五次返场,直到最后观众耐不住性子开始离场。或许是太希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心态,使得他们忘记了见好就收。

就在东方艺术竭尽全力希望迎合并获得西方观众喜欢的同时,玩惯了高雅艺术的西方乐团则另辟蹊径,走向通俗。

这是另一场在曼哈顿上西区的“交响乐空间”舞台进行的演出,美国交响乐团演出门德尔松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Reformation)。

音乐会选择在周日下午进行,不是传统的严肃演出,而是采取上半段讲解与示例、下半段完整演出的形式。参加的观众有不少着装随意,带着周末特有的闲适和指挥现场交流。

从门德尔松的幼年经历到创作《宗教改革》之前的种种背景,从其历年作品中对交响乐器的选择性使用到如何在《宗教改革》中进行乐器组合的实验,同时让乐队将其草稿版本与最终成形的版本进行比较……一个多小时下来,指挥变成了音乐老师,台下的观众则变成了上音乐课的学生。

不得不说这种讲习性质的音乐会更适合入门级观众,慢慢地将这些讲解与之后完整音乐联系起来,从中获得满足。历史上著名的交响乐篇章不再深沉恢弘,反而变得亲切自然。在举重若轻这件事情上,他们做得近乎完美。

这也许就是纽约每天上演的艺术格调——外面的人打破脑袋想挤进来,里面的人则放下身段想走出去。一张一弛,两种格调,挑剔的纽约人自有眼光。

上一篇:王永庆经营理念:为何平凡却出奇伟大 下一篇:利益最大化:股东还是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