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2-10 08:30:16

湖南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实质上可以认为是重构农村人居环境。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湖南用只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3%的农业产值。农村和农业发展在湖南省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推动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湖南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湖南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湖南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困境,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路径,以期为推动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湖南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村发展水平五大系统。1本研究数据取来源于1991~2011年的《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通过走进农村进行实地考查,对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有更直面认识后,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目前农村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存在的问题作详细分析。

·农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但土地浪费严重

据图1可知,农村居住条件得分由1991年的0.0713上升到2011年的0.1l42,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贡献逐年增长,成为第二贡献因素。这源于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经济在政策鼓励下快速发展,农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人均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由1991年的43.02元/人增加到2011年的152.60元/人,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逐年增加,房屋内置水平提高;人均年末住房面积由1991年的22.58平方米/人增加到2011年的40.18平方米/人,尤其是钢筋混泥土结构房屋人均占有量发展较快,2011年是1991年的8.5倍,住房条件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结合湖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可知,尽管农户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土地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反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旧房闲置,布局分散等问题广泛存在。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质量对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贡献由1991年的31%下降到2011年的19%,成为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湖南省自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试点,2000年造林面积为5.15万公顷,2005年为13.65万公顷,退耕还林取得较好成效,但是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日益严重,2011年的农药、化肥、薄膜使用量分别是1991年的1.8、1.6、2.2倍。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由1991年的1637.5千公顷增加到2011年2589.88千公顷。农村面污染已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得分由1991年的0.0375上升到2011年的0.0618。有效灌溉面积、通汽车村数、自来水受益村和通电话村数2011年分别是1991年的1.03、1.07、2.47和2.56倍,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但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贡献仅12%,综合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下降,服务人员学历偏低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分由1991年的0.0606下降到2007年的0.0507,递减率达20%。农村医生与卫生人员数由2000年的68135人下降到2005年的38547人,实际医疗服务水平较低;而湖南省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总体上学历偏低,高学历人员不多。湖南省农业领域缺乏高技术人才,技术推广人员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集镇文化中心由1991年的938个上升到2011年的1403个,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及农业事业费由1991年的8.8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20.98亿元,国家对农村逐渐加大支持,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物品配置。

·农村发展水平较高,但非农产业污染严重

农村发展水平较高,其是推动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贡献因素。农村发展对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贡献长期保持在36%左右,是五大系统中贡献最大的因子。湖南省1991年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50.94亿元,到2011年为545.38亿元,农村发展获政府大力支持。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688.91元上升到2011年的3904.2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1991年的62.27下降为2011年的49.60。农村居民生活逐渐宽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与农村总产值的比例由1991年的0.408上升到2011年的0.715,这些都表明农村非农行业对农村的发展贡献很大。但在农村发展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非农行业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对策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既要突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其长远发展和特色。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科学搞好村庄规划,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立足村庄已有房屋、设施和自然条件,通过政府帮助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分期分批地有序改造,尽量不增加或少增加农民负担。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循环经济。对于目前的农村而言,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首要对策。其既能发展生产,又能避免污染农村环境。农药、化肥的污染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一个自然生态环境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逐步改变传统农业中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生产方式,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科研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和创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具体而言,要重点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实施生物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和环保型农业。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的污染得到有效解决。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与城市差距最大的部分是农民直接接触到的基础设施和农村的人居环境。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制定道路交通治理规划。应参照合理的治理原则,针对该村道路不成系统、交通不畅等现状问题,对现有道路进行整修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道路网格。二是完善供电网络系统。更新老式的高损耗变压器,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规范低压配电线路的布线。三是有效利用能源。充分运用大自然给予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有效利用土壤和植被,发展高效系统,使用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促进废物再生利用,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等。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服务人员素质。大学生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并且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干劲十足,适合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而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经调查2010年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不足30%,社会上“读书无用论”言论抬头不利于我们国家民族的振兴。由此笔安排有志在农村施展拳脚的优秀大学生去农村工作是提升农村服用人员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双赢战略。政府近年已实施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的制度,但笔者认为数量远远不够。应增加进村服务大学生的数量,以便农村以坚实步伐在致富路上走得更好。

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抑制非农产业污染。湖南省的乡镇企业存在小规模、缺资金、低技术水平的情况。乡镇企业大多是一些加工简单、产业链较短、彼此联系不多的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几乎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投入,污水、废气、粉尘、废渣随意排放现象较为普遍。企业治污措施没跟上,再加上众企业各自为政,布局分散,管理不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由此产生的较高的环境治理成本使得没有企业对治理环境污染有所动作。对乡镇企业污染的治理一是要提升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减少排污量。二是要促进乡镇企业集约化管理,防止布局分散造成的管理不善。三是要加强乡镇企业的排污,治污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政府要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以充足资金保证治污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上一篇:浅议真空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下一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数字化矿山集成管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