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法的本质及范畴

时间:2022-02-09 06:24:10

浅议社会法的本质及范畴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两级分化日益加剧,无论是从一个国家的立法体系还是法律体系着眼,都把保护及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规范的制定放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位置。社会法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产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要由社会法来解决。本文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从社会法学的性质和范畴做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社会法产生 社会法的性质 弱势群体 法律保护

一、社会法的产生

社会法一词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社会法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和理念却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社会法的产生和发展,要从与社会法息息相关的另外两个法域说起,即公法与私法。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于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公法”保护国家公利益“私法”保护私人利益的。随着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公法关乎于国家的稳定,私法涉及个人的福利这一观点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和壁垒。从德国、法国、日本民法典的规定可以看出,民法对其主体资格的确认是附条件最少,所以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的法律部门之中,民法是对人的主体资格最充分的确认和保障。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民法作为私法,踏所定义和规范的人都是抽象,而不对阶级和知识水平等进行划分,所以民法里的人只是单纯的一个法律主体。它的弊端是把任何人都视为有着顽强生存能力,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在公法领域中侧重调节公务关系,强调公权力的至高无上和个人的服从。但是,国家公共团体或者国家机关只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不能涵盖全部。所以人类社会需要一部专门解决这样的社会矛盾的法律,通过立法的方式,以保护那些需要特别予以扶助人群的经济生活安全、提高社会福利的法律,社会法便应运而生了。

二、社会法的本质

现有的法律大都是对社会分块调整、各负其责,其实任何法律领域的界定,试图将某个法律领域与另外一个清楚的切割开来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把社会,人与人,人与国家看成一个整体对待。所以,社会法不是完全脱离其他领域法律的约束而单独存在的。所以,社会法的性质可以总结如下:社会法追所以产生是为了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在生存发展方面的基本问题。社会保障存在的意义是为社会生活中弱者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社会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能够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方法,比如劳动法,而婚姻法,和合同法中也有对弱势群体保护措施;社会法是一个跨越公私两个法域综合运用公私法中两种调整方法的法律。社会问题不仅存在于公共各领域,私人领域也存在。因此,确切的说社会法既不属于私法也不属于公法。所以社会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上,也是集两家之长。

我们在定义社会法的时候,其实可以将其看做一个法律部门,但是将其看做一个法域也并无不可,我们在诠释社会法的同时应该把整个社会看做一个整体,不应该把社会这个整体分割为若干块,社会法要求我们从社会整体去观察解决问题。

三、社会法的范畴

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叫做范畴。要讨论社会法的范畴,就要把社会法看做是一个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相辅相成,分工合作的,社会法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产物,我们可以将社会法定义为:社会法是国家为平衡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权利,通过国家机关及有关主体干预,调节社会特定关系的立法,换句话说,社会法意在整合社会上能够保护社会成员以及弱势群体的力量,并且运用社会方法从整体上解决社会中的成员生存发展方面的公共利益、社会风险问题的法律制度的总和。

四、结束语

社会法的范畴这是一个大的命题,笔者通过浅显的研究很难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最多是对现有学术界的各种说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文仅对社会法的本质,内涵,范畴,等方面的初步研究,为社会法学的研究打下了基本概念上面的基础,全文逐步逐层的对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法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社会法的性质及内涵出发,发掘社会法的制定实施,对当今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社会法在公共利益保护,劳动法,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社会关系领域日趋重要的作用。但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术界对社会法学研究领域的见解和分歧始终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进步,很多问题仍旧未能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如社会法的定位就有第三法域,法律部门,大社会说,小社会说等意见上的分歧,其中,有些理论和思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希望可以随着知识体系的逐步完善,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9页

[2][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米健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 第66页

[3]隋彭生,王广彬,社会法.中国政法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5页

[4]王广彬.社会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 第3期

[5]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与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年. 第715页

[6]郭明政.社会法制概念、范畴与体系——以德国法制为例之比较观察 .政法大学评论. 1997年. 第58期

[7]王为农.日本的社会法学理论形成和发展.浙江学刊. 2004年 .第一期

[8]岳燕锦.谈社会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保护.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7期

上一篇: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法务会计技术工具的公司舞弊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