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监狱人民警察如何实现内心和谐

时间:2022-02-09 04:09:39

浅论监狱人民警察如何实现内心和谐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物化、庸俗化、冷漠化、无责任化、虚假化的社会现象蔓延,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事不如人意时,更容易产生焦躁、郁闷、消极、悲观、失望、激愤甚至仇视等情绪,如果调整不好,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可以这样说,今天的人们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调节自己的心态、不断促进内心和谐的现实需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维护者和实践者的监狱警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实现内心和谐,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在履行监狱工作使命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更是成就监狱事业的动力源泉。

一、关于内心和谐的主要内涵

所谓人的内心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用总理的话说,“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内心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体体现在: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保持清醒。对待他人,包容,理解、尊重、帮助、赞美、诚信。对待社会,宽容大度、尽职尽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常怀感恩之心和责任之心,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对待挫折,百折不挠、决不言败。对待荣誉,欣喜有度、不骄不躁。

二、监狱警察内心和谐的基本要求

就监狱警察来说,内心和谐就是要加强修养,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调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以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工作。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其基本要求是:

(一)监狱警察对待自己的心态要和谐

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要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潜质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有自知之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更不能夜郎自大。根据实际,准确定位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同时还要做到“四个反思”,一是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看是否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做到与时俱进;二是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看是否符合监狱警察身份的要求,有没有失范的行为;三是经常反思自己的业务能力,看是否胜任本职工作,并与监狱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四是经常反思自己的心态,看自己的内心是否和谐。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朝着自己确定的志向和目标,坚实地迈进。

(二)监狱警察对待他人的心态要和谐

监狱警察要正确的对待他人,与人为善、见贤思齐。一是以诚待人,以信对人。孟子曾经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就是说,襟怀要坦坦荡荡,讲话要实实在在;赞扬人不华丽溢美,听意见要虚心认真;策略灵活不世故圆滑,内外有别不故弄玄虚。确实做到诚恳待人,平等待人。有了这种诚恳待人的态度和作风,就容易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就容易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就会使自己的内心经常处于和谐的状态。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说和做严重脱节,这样的人,其心态,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处于一种疑虑、猜忌、烦躁、愤懑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内心和谐。因此,监狱警察应把诚信真正成为自己内心的价值尺度。二是以大局为重,不以自我为中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个性和特色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个人的特色和个性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与他人和谐相处为原则,把个人融入团体之中。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大局出发,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多做点换位思考,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大局中,寻找处理相互关系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可以和睦相处的人。三是善于合作,理性竞争。一个人应该善于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同不同风格的人合作。对于不好相处和合作的人,需要宽容、忍让;需要理解、谅解;需要和而不同、不同能和。团结好相处的人做好事情,团结不好相处的人搞好关系,这可能是一种无奈但又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选择。合作与竞争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怕的是恶性竞争与无序竞争。因此,监狱警察应以公平价值为取向,文明竞争、理性竞争,在竞争中和谐,在和谐中合作,作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三)监狱警察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态要和谐

监狱警察对待困难,要知难而进;对待挫折,要愈挫愈奋。一是遇到困难不泄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诸如:工作条件差、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工作难度大等等。面对难题,人的心态尤显重要。实践反复证明这样一个命题:遇难而退,悲观泄气,放弃努力,就会山穷水尽;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用智慧战胜困难,就会柳暗花明。因此,监狱警察要敢于正视困难,面对诸如:普通罪犯和特殊罪犯并存、罪犯维权中合法和非法手段并用、罪犯的可改性和难改织、执法风险和执法难度加大等复杂局面和难题,要有迎难而上的气魄、战胜困难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斗志、解决难题的智慧。二是遭受挫折不消沉。世间原本少有笔直平坦的道路,人生之路更是布满坎坷,走弯路、受挫折在所难免。问题是在遭受挫折之后如何对待?古今中外一些成功人士,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是值得借鉴的。如美国前总统林肯,他在当选总统之前30年里,经历过失业、经商失败、爱人死亡、精神失常、发表演讲失败、竞选国会议员失利、角逐副总统失败等难以数计的挫折,但他毫不泄气,愈挫愈奋,勇往直前。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监狱警察队伍中,也有不少警察,在遭受挫折后,不气馁,不消沉,汲取教训,加倍努力,奋发向上,用智慧谱写新的篇章,重新赢得了组织的信任,群众的好评。因此,监狱警察在挫折面前,应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百折不挠,决不言败;决不能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从此消沉,甚至颓废,一事无成。要知道,只有经受住风雨,才能见彩虹。三是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不抱怨。公平公正,作为一种整体目标和价值追求,不容质疑。但现实生活中绝对公平公正往往不易做到,如评价不公、待遇不公、执行制度不公、处理不公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由多种必然和偶然因素形成的现象,一时也难于消除,解决这类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当遭到误解、受到委屈、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始终保持豁达的情怀,不作过度的反应,不当的攀比,不发过多的怨气,通过正当的途径,陈述自己的理由,诉说自己的请求。同时,要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时,只要自己追求过,努力过,就无怨无悔。

(四)监狱警察对待事业的心态要和谐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工作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文明与进步。这说明监狱事业既崇高又神圣,既光荣又艰巨。因此,做为一名监狱警察,应不但强化职业负责的理念和维护稳定,造福社会的敬业精神,为监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一是常怀责任之心,致力于职责,尽力于事业。责任之心,是一个人立身与做事的基本条件,一个常怀责任之心的人,就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愉悦感。一个不怀责任之心的人,就会对工作的内容、工作的形式、工作的环境等缺乏更多的视觉的认识与调整,就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就会缺乏工作的热情与激情,自然就会丧失工作的乐趣。因此,监狱警察应常怀责任之心,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本职岗位,施展才智,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二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在监狱工作改革与发展

的实践中,每个岗位,都会有成就事业的条件和平台,关键是如何认识和把握,用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如果有了桔子,就做桔子汁,就别再嚷嚷怎么没有苹果、香蕉啊?因此,监狱警察应当认真寻找和把握本职工作的过程与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结合点,不见异思迁、不好高骛远、消极等待,充分利用岗位现有的条件,做点事情,做成事情。比如:或者留下一点声音,或者留下一点思想,或者留下一点财富,或者留下一点记忆等等。充分利用岗位现有的资源,发展自己,这不仅会使自己价值最大化,而且还会不断促进自我价值的提升。三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监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以包容的心态面对监狱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出现的问题,不要抱怨、指责、逃避,而是要用建设性的精神去正视问题。同时,对监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要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这是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条件、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以积极的态度,有一份心,尽一份力,为监狱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增辉添色。 (五)监狱警察对待得与失的心态要和谐

得与失问题,原本就是和谐的对立与统一,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只是看得与失的比重,来求证我们的取舍。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得有失的。因此,作为监狱警察,要理性平和的对待得与失,既要因得到而知足,也不要因失去而惋惜。否则,生活就会失去和谐,人生就会失去韵味。一是宠辱不惊,淡化得失。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又将赤条条地离这个世界而去。无论是谁,最终都要还原于土地。人皆因平凡开始,最终又回到平凡。小人物是这样,大人物也是这样。这是人生的法则,也是人生的规律。因而,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实在不必看得太重。《红楼梦》里说:“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这虽然有些消极,但其中内涵的人生哲理是很深刻的。人生在世的确需要达观、超脱、豁达一些,不必为利益得失、职务升降等而耿耿于怀、戚戚切切。人的一生既有得意,也有失意,这都是人生之常态。因为,一个人的命运既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也决定于客观的外在环境和机缘,后者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因此,在得失面前应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二是淡泊私利,志逾鸿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个人的利益,不能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人类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垄断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共享的天下。一个人在考虑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要顾及别人的利益和国家的法律规范,不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更不能视法律法规如儿戏,为所欲为,贪赃枉法。如果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甚至勾心斗角,不惜损害集体、伤害同志、危害国家,那无疑是很不好的,甚至是有罪的。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决不能利益当先,为名利所困惑,被名利所驱使,更不能见利忘义。应当时时注意,用高尚的精神境界来稳稳地驾驭着自己的名利之心,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社会为事业作奉献上,靠奉献赢得名利,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志逾鸿鹄,行若赤金”。“志”就是有远大、高尚的追求,“行”就是有坚毅、纯洁的品位,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当具备这样的修养和素质,这才是一个人内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三、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主要途径

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那么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如何做到内心和谐呢?

(一)立德修身,是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根本

古人说:德,国家之基也。可见,推崇德治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所以,道德历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做事先做人,为人重修德。一个自身和谐的人,是一个重于修德、以德为本的人。因此,监狱警察要实现自身的和谐,必须在立德、自律、修身上下功夫。一是要立德。德,指思想政治素质,它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包括事业心、理想、信念、情操等。由于监狱警察在特殊岗位上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因而监狱警察的道德较之于一般公民而言,其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立德。以个人立“德”,立的是“小德”、“私德”;以人民立“德”,立的是“大德”、“公德”。立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它依赖组织教育、同志的帮助、舆论的监督,更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监狱警察应从加强学习入手,理解“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熟知“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反躬自省,不断进取,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内心和谐的人。二是要自律。自律,就是要能够自觉地遵循法度,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以“八荣八耻”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认真履行职责。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要真正做到严以律已,还必须“五官”端正:“眼不偏”,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地域看发展,不偏不倚看他人,视野开阔看全局;“耳不软”,既要有从谏如流的胸怀,又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偏听偏信,能容逆耳之言;“嘴不浮”,讲话实在不浮夸,敢讲真话、心里话。同时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手不长”,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告诫,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腿不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干工作,做事情,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效。同时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三是要修身。监狱警察要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洁身自好,修身养性,把道德实践,当作确立道德信念、提高道德水准、陶冶道德情操、形成文明道德风尚的必经途径,把“八荣八耻”的要求内化成为自觉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坚持学习,是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动力之源

学习不仅是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人达到内心和谐的力量之源。只有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人,才能使思想不断升华、灵魂不断净化、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只有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人,才能使知识与学问不断丰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本职工作的规律认识不断深化、适应竞争社会的生存本领和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人,才能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则,思想观念就会陈旧,精神世界就会空虚,能力素质就会下滑。因此,监狱警察要达到内心和谐,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视学习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把知识当成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随时可以增值的无形资产。珍惜时光,减少应酬,排除干扰,挤出时间多学习,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盛夏,始终做到学习不间断。二是要确立学习重点。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当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监狱工作和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学习科学知识以及解决自身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三要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吸收、消化中深化,在深化中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切实使自己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进步。以通过学习,来达到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素质之目的。

(三)积极实践,是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关键

无数事实说明: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的形成,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升华的。因此,监狱警察要达到内心和谐,必须身体力行,积极实践,自觉行动。一是要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以内心和谐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内心和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琐事中处处留心,看自己是否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看自己独处一地一时一事的行为是否影响情绪,是否与内心和谐的要求相违背,看自己是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发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只有这样,才会有好心情,去享受处事的过程,愉悦每一天。二是要在本职工作中时刻以内心和

谐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内心和谐,离不开社会的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一个人才能逐渐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离开了社会实践,人的行为就无所谓善恶,自然就谈不上培育内心和谐了。本职工作,是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监狱警察要在职业的实践中,确立内心和谐理念,按照内心和谐的要求,塑造知足、感恩、达观的心态,塑造喜悦、乐观、向上的心态,使自己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做到开启心灵,永驻芳香;洗涤心灵,保持高洁;人自为本,尽心尽责。同时,要在本职工作的实践中,经常查找影响自己情绪和心态的消极因素,找到培育自己和谐心态的最大切入点,努力使工作、生活、情感达到有机统一,意识与行为达到有机统一。三是要善于用以内心和谐的要求,来思考、分析、判断每天面对的各种现象和各种信息,明辨是非,去伪存真。通过思考,来不断提高自己调节心态的能力。

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进行修炼,用自身的和谐去促进社会的和谐。

上一篇:行政审批中心国土局窗口表态发言 下一篇:浅析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