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导全民阅读

时间:2022-02-08 02:04:33

大力倡导全民阅读

【素材展示】

2014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道:“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随即,全民阅读引起代表委员热议,“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了解到,总局今年将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总政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不过,如果与整个世界的读书热相比,我们的全民阅读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两年前,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读书》一文红遍网络,就是一扇典型的窗口。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党的十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报告。多次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提出要求。国务院把公共阅读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也将“全民阅读工程”列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工程。

【思维延伸】

1.阅读太功利化

功利性阅读,其根源还在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传统,而一旦将阅读完全与赚钱致富相挂钩,身累与心累就是必然的结果。为此,“头悬梁,锥刺股”,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阅读目的与心态,只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阅读敬而远之。有些人,虽然不是动辄“书中自有黄金屋”,却又将阅读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这些书,无论是“形”还是“神”,都是如此厚重,能“拿得起读得下”的人恐怕不多,能读懂的人就更可想而知了。读书读到这种地步,对其敬而远之,乃至避之唯恐不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浅阅读”很盛行

因为新媒体平台的搭建,我们前所未有地免费得到了空前繁荣且有价值的信息,我们用于链接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入口越来越多,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碎片化的“浅阅读”不可避免地需要你留给它足够的时间,你又能留出多少时间与那些你未曾知晓的书相遇?又能腾出多少时间去参加由阅读而延伸出来的各种文化交往活动?又能倾注多少心力,从事深入而独立的思考和选择呢?

3.倡导阅读经典

中国国民教育,必须以贯穿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民族正气作为精神支架,《易经》《尚书》《诗经》《礼记》《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基本经典则是这种民族正气与智慧的承载媒介。国民教育,就是要通过诵读这些基本经典,接受民族正气和智慧的洗礼与铸造。中国的精神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两个短句:炎黄尧舜大道,孔孟老庄正学。国民教育的资源选择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都要围绕经典阅读做文章。

【适用话题】

经典阅读、民族的素质、传统文化、阅读现状、书香中国、国家战略……

上一篇:找准速记点,打造速记力 下一篇:大地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