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时间:2022-02-07 02:02:37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 产科 护理安全 管理对策

由于医学的双重性、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活动是个高风险行业,特别是产科专业更是高风险专业之一。做好护理工作中风险监控,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应对能力,对减少护患纠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护理操作中潜在不安全因素

违反三查七对:护士为会阴侧切患者输液时,由于未仔细核对医嘱、治疗单,医嘱开甲硝唑,错用为替硝唑,尽管产妇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护士的过失行为,给产妇的心理甚至生理造成潜在不良影响。少数护士在给婴儿洗澡时,不严格查对手圈,以致抱错新生婴儿。违反操作技术常规,不按时巡视病房,如发现被盗婴儿事件,医院未尽到安全保护义务,构成违约,应承担责任。不按常规结扎新生儿脐带,或不按常规观察脐带出血,如新生儿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护士将有不可推的责任;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时不认真,漏种或复种。接生完后未按常规检查阴道、,将纱布遗留于阴道导致感染等,阴道壁血肿,缝合时留有死腔或缝合时未超过伤口顶端。

孕产妇的隐私问题:由于产科工作特点,必须了解孕产妇的婚育史、家族史,入院评估时可能设及患者不愿公开的隐私,如未婚先孕、性病、艾滋病等,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同情,为之保密,切不可讥笑、蔑视患者。若随便议论,造成扩散,则视为侵犯了孕妇的隐私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注意遮挡患者,以减少患者的心理不适,特别是身体的隐私部份。属孕产妇的隐私领域,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观看、拍摄、触摸。

管理与对策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1],结合自己在产科工作的特点,对产妇的各种护理记录时间、隐私问题等邀请医院的法律顾问进行解析,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时间位点、医嘱签名、个人隐私的重视,增强证据意识。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医务人员道德法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明确保护患者的利益就是保护自身利益的深刻道理,充分认识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为孕产妇服务。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训:采取岗位培训和外出进修学习相结合,让护士不断“充电”,学习新技术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基本技能,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病情观察,恰当地处理护理问题,及时准确规范记录。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主观臆造,严格执行每日查对制度,严格把关,各负其责。

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加强责任心,提高专业基础水平,各项技术操作认真、细致、准确,杜绝差错发生,严格三查七对。每个护理人员,必须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根植于心中,根据患者的需要,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妇,采取符合其身、心、病等特点的护理措施。与患者谈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应用多种形式做好健康教育。使产妇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

加强安全质量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强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遵重产妇的隐私权,为孕产妇隐私保密,不擅自公开孕产妇的健康资料,在操作过程中,尊重孕妇的意愿,注意遮挡,如有实习生观摩时,应征求孕产妇意见。做好文字记录,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进行安全教育。

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层层把关:强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和自我监控意识,变被动重视为自觉自我监控,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讲评,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作为产科护士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人为本,对护理环节作进一步调整、补充、完善,尽最大努力为孕产妇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雅利.医嘱签名中潜在法律问题及对策[J].现代护理报,2008,4:17.

我国甲流疫苗保护率达87.3%

历时1年,追踪观察9万余人,北京市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获得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实际保护效果数据,并首次证实接种甲流疫苗不存在美国1976年接种猪流感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现象。该研究报告近日刊发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该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研究小组通过对北京31家具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能力的医院开展主动搜索,结果在全部9万多名接种者中未发现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这一结果消除了人们对美国1976年接种猪流感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暴发现象的疑虑。

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研究者在26.9万多名中小学生中,通过比较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在2009年10月9日~11月15日期间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疫苗接种组的发病率为35.9/10万,未接种组发病率为281.4/10万,由此计算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流行病学保护率为87.3%。同时,研究还发现,随着学校接种率的上升,疫苗还表现出了良好的间接保护效果,未接种疫苗的人会因为周边大量人员的接种而得到保护。

上一篇:微寄实验教学的改革 下一篇:内科护理学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