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模式的初步探索

时间:2022-02-07 10:27:51

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模式的初步探索

郑州市推行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构建“先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以提升每一堂课的课堂质量。要重建课堂教学,就必须变革学习观和学习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要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并最终达到“少教多学”。

一、“先学后教”的必要性

所谓“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所谓“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再创造。在道德课堂中,必须重视“先学”。我们听课时都有这样的体验:讲课老师在用一种新的思路讲某个问题时,我们听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要知道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如果听众是学生,效果就可想而知。所以,学生不进行实时有效的“先学”,就很难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疑问,也就很难在教师讲解时进行针对性的听,听课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来说,只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先学”,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教师走向学生”,从而以学定教。

二、高中生物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1、高中生物的特点

生物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一门自然科学,属于理科范畴,但又不同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生物学科覆盖的知识面广、学科交叉性强,识记内容多,学科内还可分成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三大模块,中间相互交叉,其内伴有生化、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等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内容比较驳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2、 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一方面,初中生物往往在初二就完结,初三不进行生物学习,有的学校出于中招的压力,甚至不开设生物课,等到高一再学生物课时,学生往往不能顺利地实现生物学习的初高中接轨,使得初中生物教学和高中生物教学严重脱轨;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学在教育历史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得不到学生甚至家长的足够重视。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反应良好,课堂上也完成了主要知识点的学习,但是由于练习题的扩展性比较强,学生不能就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很好地进行扩展推理;教师想在课堂上扩展教学,却碍于学科知识内容多,学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记忆,教师也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后果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努力,但是成绩没有大的进步。

三、高中生物课中常见的“先学”模式及实施中的问题

考虑到生物学科特点和可操作性,常常采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前阅读法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给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找出自己在理解上有困难的知识以及觉得重要的内容,以便下节课教师讲解时能有针对性。

2、学案导学法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3、实施中的问题

这两种方法都让学生做到了提前预习,但实施中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第一种方法而言,很多学校白天课程安排饱满,仅有的自习课堂又要解决大量的作业,学生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即使能进行预习,又因为缺乏好的习惯和方法,很多人仅仅停留在看书的初级层次上,既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二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实际实施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完成学案会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如果每门学科都用学案法,对学生来说将耗费大量的课外时间,看起来课堂轻松了,但课下负担却重了;二是学案很多时候是老师设置的,不一定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先学后教”的初步探索

“先学后教”是一种理念,核心是以学定教,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没有必要把先学和后教完全分割开来。不必严格区分课前先学、课中后教,完全可以在课中将细化好的课标分点展示,逐步进行先学后教,这种呈现形式更像是“边学边教”。

1、“边学边教”的基本流程

先通过投影或展板展示细化后的课堂学习目标,师生共同明确本节学习任务和要求;然后按学习目标的要求逐项进行先学后教,教师要巡视指导,对于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解决,对于有疑问的先让学生之间讨论解决,如果还有问题的教师可适当点拨,同时每完成一个学习点就立即进行习题反馈;最后再次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查掌握程度,同时布置针对学习点的课堂作业。

2、“边学边教”的实施案例

以必修一第六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为例,首先根据课标要求将本节的目标细化为如下几条:(1)能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并简述细胞分化的特点及意义。(2)能解释细胞分化的实质。(3)能列举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并说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4)能解释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5)能说出干细胞的概念。

上课时先展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针对第1点,我设计了三道基础概念填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行填出。巡视中发现学生不太理解“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简单点拨。对于第2点,由于分化的实质较难理解,且涉及到部分必修二的内容,我选择了一个分子水平的数据表,让学生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对分化的实质进行表述,并及时追加一个例题进行反馈。对于第3、4、5这几个要点,基本沿用第1个要点的方法进行学习。由于对本节知识进行了分块,每次学生的“先学”只需要集中一个较小的问题,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比起全部“先学”完再“后教”的方式要更有效。目标分点分析完成后再次展示本节学习目标,让学生自查。最后针对学习目标训练3—5个习题,达到巩固的效果。

上一篇:儿童视野下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