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市供水管网现状

时间:2022-02-07 12:15:49

分析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市供水管网现状

摘要:近年来,由于鄂尔多斯市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本就缺水的东胜区,水资源短缺形势更加严峻、水质污染程度加剧,停水现象频繁,特别是高层供水更是对供水形成严峻的考验。我们通过水源地保障体系和水厂安全体系的建设,供水管网的合理化和安全化配备,提高城市供水的水量稳定性和水质安全性。

关键词: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ordos city the rapid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urban expansion of the area, the water area of east wins, and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more severe situation, the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level aggravate, cut off the water phenomenon frequently, especially high-level water supply to water supply is formed the severe test. We through the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system and water 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network rationalization and secure equipped with, improve the urban water supply of water stability and water quality safety.

Keywords: Urban water supply security;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K28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东胜区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北方地区缺水状况尤其严峻。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水污染严重,浪费用水,不合理用水等问题,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居自治区呼-包-东“金三角”之一角。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斜北部的伊-陕斜坡上,北邻乌兰格尔隆起,总体构建造形态为南向西倾斜的缓倾单斜层。区内平均海拔高度为1460米,最高点海拔高度1615米,最低点海拔高度为1269米。

东胜境内的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一部分通过松散砂岩层渗入地下,补给浅层地下水,另一分部通过沟川排泄于境内湖泊、水库中。但降雨相对集中、雨量有限,全区均属于干旱贫水地区。

2东胜区城市供水现状

一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好与坏,安全与否,就是看该城市的供水管网漏损率的高低和二次供水的水质好坏。东胜的供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供水现状略见端倪:

2.1输水管网现状

1、输水管材

在70年代中期由于钢筋水泥管经济品位的优势,在供水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东胜区在早期的引水入东输水管线工程中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管。现在这些钢筋水泥管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制造质量等原因,也处在更换期。每年都会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大量漏水。而这趟输水管线却负担着大部分东胜旧城区的供水任务,因为输水管道频繁的维修造成用户经常停水,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输水线路单一

目前负责东胜区主要供水任务的一、二期输水管线均为单根输水管线分别输送至其相配套的城区配水厂,如其中一根输水管道出现故障,则该配水厂所服务区域均无法保证供水。这就大大影响了供水的保障性。

2.2城区配水管网现状

东胜主城区现有给水管网覆盖面积约60km2,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在90%以上,输配水管道总长约394km,管道规格为DN100-DN800,其中DN400以下的管道约占全部管道总量的80%以上。供水管网把从水厂送出的自来水输配到千家万户,因此供水管网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管道往往会出现一些故障,管网总是要不断更新改造,用水户经常要有增减,因此局部管段的停水现象难以避免。为了缩小停水范围,在管网内适当地安装控制阀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一座城市的供水管网中,阀门数量成千上万,并无规则地分布于城市街道下面。连云港市安装的阀门90%左右是靠油浸盘根密封的,阀门在使用中会造成填料的松动,从而使阀门产生跑、冒、滴、漏的现象。一年中的漏损量中,阀门的跑、冒、滴、漏也占了一定比例。

2.3二次供水现状

二次供水是为弥补市政供水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生活在高层或一次水源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人群用水而设立的,是指将城市一次网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过储存然后二次加压或直连后通过管道叠压供给用户的供水形式。二次供水是供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增多的结果。二次供水是相对于一次供水而言的,是一次供水的终端,要同时保证用户的水质、水量、水压。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增多,对二次供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二次供水既要保护市政管网压力又要满足用户连续用水的需求。但在现实管理中,由于部分开发商的在房产开发中的价值取向引起低标准建设问题和物业公司供水管理力量不足等原因,二次供水从建设到管理、维护都存在一定的无序状况,供水安全性和保障性差,用户矛盾比较突出。

3存在问题

3.1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

东胜区境内没有常年河流及水库,只有季节性河流,无地表水可利用。地下水由于过量开采,加之大气降水量减少,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东胜区北部和南部水源供水量统计中可以看出,地下水供水量呈逐年下年趋势,并且南部水源部分深井开始枯竭,取水点距离城区越来越远。北部水源因建设较晚,供水量在一定时期内尚可保障,但该水源地出水量较少。随着近两年东胜城区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导致城市用水出现频频告急的局面。

3.2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对环境造成破坏

东胜区目前的用水主要通过地下水的开采来获得,由于过量的开采,又没有及时的大气降水补充,以至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地表植物的枯萎,甚至死亡。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水源地附近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沙化现象,植被稀少,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导致局部气候变化,降水量会更加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3.3取水水源分散

东胜区北部水源地距离城市中心区约40km,南部水源地距离城市中心区约60km。北部水源地共有5个取水点,水源点间最大距离约10km,与城北部赫兆奎配水厂最大距离约40km,高差约180m;南部水源地共有9个水源取水点,布置较分散,水源点间最大距离约40km,与城南部三台基配水厂最大距离约60km,高差约150m。水源点的分散给城市供水造成了管理上的不便。

3.4原城市给水系统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匹配

依托资源优势,东胜区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发展较快,城市向西、向南、向东三个方向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新建区域由于无供水设施或管径偏小,用水比较困难,现有的给水管网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东胜区发展的需求。

上一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下一篇:公路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