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谢家山锡矿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

时间:2022-02-06 04:04:49

广东省谢家山锡矿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

摘要

谢家山锡矿产于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南缘的接触带中。本文通过对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产出位置,矿物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质量分数变化、围岩蚀变等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试图为在附近地区寻找同类型锡矿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谢家山锡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

Abstract

With Xie Jiashan the tin deposits in southern margin of Dadongshan granite body contact.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f the 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mineral structure, ore quality score changes, wall rock alteration of deposit,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 in the vicinity looking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ame type of tin deposit. the scale shape, occurrence, spatial location of ore bodies,

Keywords: Xie Shan ti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nrichment regularity

中图分类号:TD1

1、矿区地质

本区出露地层简单,主体构造为一近南北走向的短轴背背斜,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和北北西两组。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一些中—基性岩脉的侵入,岩性亦较复杂,现将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岩石的变质现象分叙如下:

1.1、地层

1.1.1、上亚群(D1-2gtb)

分布于矿田的南、中、北部,出露面积约占全区面积50%,厚约125米,上部为杂色薄层状板岩及其与粉砂岩互层。下部为中一厚层状石英砂岩、石英岩、硅化细粒石英砂层,夹少量薄层状粉砂质板岩。产广东沟鳞鱼化石。

1.1.2、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

主要分布于本区的南西部和北部,厚度288米,与其下伏的桂头群呈整合接触关系,可分为两个亚组:

1.1.2.1、下亚组(D2da)

出露于谢家山一带,大致呈北东向分布,厚度25~125米,上部以黄白—黄褐色绢云母化页岩、绿泥石化板岩为主,次为粉砂质页岩,下部为薄层状透辉石、透闪石矽卡岩,透镜状灰岩和泥质粉砂岩。本层见有薄层呈平缓产出的含石英—锡石细脉的细粒黄铁矿体,局部发育含锡、钨、铋石英细脉,它就是矿区的赋矿层位。

1.1.2.2、第四系(Q)

分布于平缓山坡,沟谷及小溪两旁,以残坡积层为主,冲积、洪积层次之。主要成分为黄褐色砂土、粘土及含砂砾壤土等。一般厚3~5米,不整合覆于上述地层之上。

1.2、构造

区内构造变动不甚强烈,但南部以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而北部则以断裂构造相对集中,其规模较大的黄家山—许家山背斜和李屋—兰村断裂,延伸可达6~7公里,其余大部分均在1~2公里左右。

1.2.1、褶皱

谢家山背斜,呈北北东向,北起赵层南西,经谢家山东侧及崩岗山Ⅱ号矿体向坪址倾伏,倾伏角25°~30°,背斜轴部及两翼均残存东岗岭组下亚组地层,轴长约1.6公里,两翼宽0.8公里,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5°~10°,局部可达20°。整个背斜褶皱形迹不太明显。

1.2.2、断裂

本区内断裂构造相对较发育,大致有两种走向,一是近南北走向以5°~10°,如F2、F3、F5发育于背斜轴部的一组含钨、铋石英细脉;二是走向北西到北西西,如F1、F4以及被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所充填的岩脉。

1.3、岩浆活动

区内岩浆活动强度不大,未见规模巨大的火成岩体,仅见到一些脉状的石英闪玢岩,石英班岩、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等,以谢家山锡矿区的岩脉种类较多,规模也相对较大。

石英斑岩(Qπ)

出露于矿区南面,有3条,大致呈等距平行分布,走向320°~330°,倾向南西,倾角约75°,长度分别为30、400和500米,厚度约10~20米。据115线ZK45号钻孔揭露,石英斑岩在深部变薄,产状变成反向倾斜。

岩石斑晶成分:石英5%、钾长石4%,绢云化斜长石3%白云母少量,基质成分:长英质占77%、绢云母10%,岩石具斑状结构,以石英斑晶含量稍多,颗粒较小,清晰明亮,圆滑有溶蚀现象,钾长石斑晶不多,有泥化现象,钾长石斑晶被绢云母完全交代,残存原有外部轮廓,基质长英质有泥化现象,不甚清晰,球粒状—晶微粒状和显微鳞片状的绢云母散染。

花岗斑岩(γπ)

为本区出露最长一条岩脉,长约1400米,向北西延伸至图幅外,其走向与石英斑岩基本一致,产于石英斑岩(Qπ)北西端附近,因此,在水平方向上与石英斑岩脉也可能存在相变的关系。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成分以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为主,石英斑晶自形一半自形,清晰,个别晶粒有港湾状溶蚀外形。钾长石柱状或粒状,量较多。斜长石大部绢云母化,多残存原有的晶形轮廓,黑云母斑晶,板状,已退色转化为白云母,基质由微晶质的长石、石英组成,受轻度的绢云母化作用,有少量显微鳞片状的绢云母和铁质散染。

石英闪长玢岩(δπ)

出露于矿区的西部(个别钻孔也可见到),走向约340 °,长300余米,宽度一般10米,倾向不明。

岩石具少斑状结构,斑晶含量不多,角闪石斑晶呈板状或粒状,被绿泥石和粒状绿帘石不完全交代;长石斑晶亦被绿帘石和鳞片状绢云母交代,次生矿物似有呈环带状分布。属中性斜长石,石英斑晶微小,圆柱状光洁清晰,基质由斜长石、角闪石组成,微粒状,被绿泥石、绿帘石交代。

上述岩脉,通过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等研究工作,除石英斑岩脉可能与矿化富集或矿床成因有一定联系外,其他岩脉尚未发现此种关系。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规模及分布

谢家山锡矿床,是一个在内生成矿的基础上,经氧化改造形成的锡矿床。矿化带呈南北方向展布,长1463米,宽40~495米。矿床埋藏浅,最大埋深42米,实际上是个表露矿床。工业矿体有两个:谢家山Ⅰ号矿体(北矿体)和崩岗山Ⅱ号矿体(南矿体)。

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亚组上部岩性段(D2da)内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顺层产出。其上层是矽卡岩或表土,下部杂色页岩或页岩,板岩。矿体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5°~15°。形态,产状都比较稳定。

2.2、矿石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

2.2.1、矿石物质成分

矿床矿物组合比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褐铁矿、黄铁矿三种,其他微量金属矿物尚有辉铋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赤铁矿、磁铁矿、镜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黄玉、萤石、石榴子石、阳起石、白云母、角闪石、绢云母、电气石等。

2.2.2、结构构造

锡石矿石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包裹结构、交代熔蚀和交代残余结构、环带状、结核状结构等组成。

2.3、围岩蚀变

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与矿化关系较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等组成。

云英岩化:为区内最主要的与成矿最密切的一种蚀变,主要分布矿体内及其围岩的裂隙中,呈不规则细脉状,团块状或小透镜状不均匀分布,局部见似层状薄层展布于矿体内或矽卡岩,杂色页岩的层间裂隙中。

黄铁(褐铁)矿化:多呈似层状,不规则细脉团块状发育,以似层状为主,赋存于矽卡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板岩的层间裂隙中,黄铁矿呈黄绿色粉砂粒状产出,多与云母、石英、萤石及风化硅酸盐矿物等共生。

硅化:主要发育于砂板岩中含钨、铋石英细脉的脉旁围岩或白色块状,疏状石英脉的两侧。

2.4、矿床成因类型

谢家山锡矿属于岩浆侵入期后高中温热液裂隙充填钨、锡石英脉型矿床,它的成矿与其下隐伏的大东山燕山期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属典型成的SK岩型中高温热液矿床,中、高温成矿热液沿SK岩外带的张扭性裂隙间歇上升,成矿物质充填于成矿期前裂隙中。成矿晚期中低温成矿热液硫化物增高,黄铁矿、绿泥石结晶、交代作用出现,成矿作用开始减已弱。

3、矿化富集规律

3.1、短轴背斜轴部,发育一组平行轴向的含钨、铋石英脉,矿体与它们交切的部位,矿化比较富集。

3.2、矿体的中心部位,厚度大而稳定,且以褐铁矿型锡矿石为主,其矿化强度最大,品位亦较均匀。从中心往外,矿体厚度逐渐变薄,品位逐渐降低。因此,矿体的品位高低,厚度大小,褐铁矿多少大致呈同步相关。

3.3、矽卡岩型和杂色页岩型矿石中,Cu、Pb、Zn、Bi、As含量较高,而在褐铁矿型锡石中它们的含量较低。前者锡品位较低,后者富锡。这表明锡与Cu、Pb、Zn、As等有色金属的含量变化略呈反比例关系。

3.4、云英岩细脉、黄玉石英细脉、石英黄铁矿细脉特别发育的部位;云英岩化、黄玉化、电气石化、黄铁矿化强烈的部位;云母、黄玉、石英、黄铁矿相对集中的部位;出现锡石石英网格为骨架的网格状、蜂窝状或角砾状矿石的部位,锡的含量一般都较高。

3.5、三种类型矿石的品位变化,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高锡有褐铁矿型矿石分布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矽卡岩型和杂色页岩型矿石的含锡量也相对较高。

4、结论和建议

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亚组上部岩性段(D2da)内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顺层产出与大东山燕山三期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严格受接触带控制,选择代作用明显。

在此区寻找同类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应先找到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尤其是矽卡岩接触带外带产状变化或褶皱构造轴部与石英脉交切部位,是此区的控制主要因素和赋矿的有利部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质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上一篇: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工民建施工常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