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2-06 01:47:34

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建筑房屋防水工程范围广、涉及面大、环节多,只有按照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的防水原则,在设计中进行合理的构造与节点设防设计,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在施工中严格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质量上层层把关,才能杜绝建筑外墙面的渗漏水现象。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施工措施

1常见渗漏部位及原因

1.1砂浆抹灰饰面外墙面渗漏部位及原因

⑴框架梁底与砌体交接处开裂、渗漏。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无按规范要求操作,砌筑一次到顶,因重力作用,砌体产生变形,出现水平裂缝、渗漏。

⑵框架柱边与砌体交接处的竖直裂缝、渗漏。框架柱预埋拉结筋遗漏或长度不足,砌体与砼柱的交接处表面无钉加强网,不同材料基体变形不一致,出现竖直裂缝、渗漏。

⑶外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引起渗漏。由于抹灰砂浆产生收缩以及抹灰层施工不规范,使抹灰层局部地方空鼓、裂缝,引起渗漏。

⑷外墙脚手眼、预留洞口处渗漏。外墙抹灰前,脚手眼及预留孔洞堵抹不密实或堵抹的方法不正确,造成空鼓、裂缝、渗漏。

⑸外墙窗框周边渗漏。外墙窗框四周与墙体接触处理不当及缝隙填塞不密实,使窗框周边成为渗漏隐患的重要部位。

1.2屋面渗漏部位及原因

⑴屋面结构层裂缝引起渗漏。屋面板结构无按规范要求施工,致使屋面板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⑵屋面找平层裂缝引起渗漏。找平层表面质量及排水坡度不符合要求,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做法不规范,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

⑶屋面防水层空鼓开裂,引起渗漏。屋面防水涂料的涂刷及防水卷材的铺贴不规范,因涂膜防水层或卷材防水层空鼓、开裂、积水而引起渗漏。

1.3厨房、卫生间渗漏部位及原因

⑴楼面墙根部渗漏。砌体直接砌筑在卫生间的楼板上,由于砌体空隙大,吸水性强以及与楼面粘接不密实,产生墙根部开裂造成渗漏。

⑵穿楼板管道根部渗漏。给水立管等各种管道穿越楼层时,由于二次浇筑砼时,支模马虎、缝隙太大,致使漏浆而产生蜂窝;预留洞四周清理不干净或润湿不足,使填塞的砼不能与已浇楼板紧密结合,或砼水灰比过大,引起收缩、渗漏。

⑶地面及墙面渗漏。地面及墙面防水涂料施工时,不按有关规定进行配料和涂刷,致使涂膜性能和厚度达不到技术要求,有些防水层施工完毕,无进行蓄水试验,即进行面层施工。

2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措施

地下室防渗设计包括结构自防水和外防水。结构自防水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外防水主要是地下室外墙面涂刷聚氨酯防水膜。可根据设计和业主确定而采涂料。

⑴采用一底二涂一布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做法。涂膜防水施工前把地下室外墙面清理干净,使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基层坚实、平整、清洁干燥,以确保涂膜的粘结与成膜质量。

⑵控制层间间隔时间,为使涂料充分成膜,选派专人跟班检查,坚持分层验收,测定涂层总厚度≥2mm。根据天气预报,抢晴天施工,避免在成膜期内遭雨水冲刷。

⑶重视节点构造,认真处理搭接。加强墙根、阴阳角、地下室外墙管道口等节点部位的防水涂膜施工质量控制。

⑷重视操作者行为,做好产品保护。

⑸防水涂膜施工完经验收后,尽快进入下道工序。

⑹水泥砂浆保护层的目的在于保护防水涂膜不受损伤,回填土中不得含有坚硬石头等尖刺物体。

3主体外墙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3.1主体结构施工

⑴施工缝处理:一般为水平施工缝,其控制要点是去浮浆,接浓浆,振捣仔细,密实。

⑵预留孔洞:为使预留孔洞外观准确,先留加大的方孔,再准确定位,用防水砂浆分层嵌实。

⑶墙与梁板连接处,为防止因混凝土下沉造成上、下脱开的水平缝隙而发生渗漏,采取墙浇至板梁底后,留待混凝土沉落,在不失去塑性的前提下,加上层混凝土,震动棒应插至下层50~100mm,特别是对钢筋密集处,更应细致,增加振捣次数。

⑷凸窗顶板及雨蓬是容易渗漏部位,在主体结构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板下的反梁,通常先浇板,后浇梁,浇梁混凝土时采取短时振捣,加密插点,以减少梁下口翻出混凝土,翻出的混凝土应在上部混凝土沉落稳定后轻轻刮去,再找平板面,板面根部可稍高10mm,以利排水。在装修阶段板面宜用防水砂浆抹灰。根部按泛水要求做圆角处理。

⑸穿墙螺杆洞数量多,因此堵塞修补应有专人检查,该工作在抹灰工序展开前完成,并应作喷淋试验。封堵方法为:①将孔洞剔成喇叭状,以消除孔边松散质水泥浆;②确保外墙螺栓孔洞内的塑料套筒凿除;③用长软木棒往外墙螺栓孔洞堵塞橡胶塞时,要确保橡胶塞进入孔洞的深度至少为5cm;④确保堵塞了橡胶塞的孔洞外侧要用膨胀水泥砂浆或矿棉水泥砂浆封堵(严禁用一般水泥砂浆封堵),内侧用1∶2水泥砂浆嵌填。

3.2外装修施工

⑴所有墙体不同材料的接界处,用射钉钉宽200mm孔径φ0.5mm的镀锌钢丝网,在抹灰时与混凝土表面一道用界面剂刮涂,再进行基层水泥砂浆打底。

⑵各种填充墙洞在做墙体粉刷前认真嵌填密实,禁止不用砂浆而将砖塞入洞内。灰缝要达到规范规定的灰缝饱满度(粉刷前由内向外看不到亮孔)。

⑶外墙粉刷前,清除墙面浮物,外墙面基层清理干净后,墙面浇水湿润,保证粉刷层结合紧密。若墙面太湿,也不宜直接粉刷,否则砌体内部水分蒸发不出,渗入墙内。

⑷在抹灰前做灰饼厚度均应依主体施工中形成的中线标高控制网确定,并依此修整主体缺陷,防止抹灰过厚造成空鼓渗漏。底层粉刷不宜过厚,严格控制不超过12mm,有时为了保证墙体达到规定的平整度需加厚粉刷时,在凹凸相差大处事先刮一度,刮糙务必将砂浆压实。

⑸抹灰打底前应先角后面,竖向施工缝留在大面上,且底面缝错开不少于100mm,防止阳角两面脱开。抹灰的水平、竖向施工缝与主体施工缝错开。

⑹所有分格缝、滴水槽均采用定型塑料条,打底后粘贴。滴水线应整齐、顺直,滴水线的里侧垂直高度按规范不少于1.5cm,滴水槽的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cm。

⑺为防止墙体预埋件渗水,预埋件安装必须在墙体饰面之前进行,抹灰时,对预埋件根部精心操作,抹压密实。根部留设20mm×20mm凹槽,内设背衬材料,分层嵌填密封材料,外抹聚合物水泥沙浆保护层。

4厨卫间及阳台防渗漏施工措施

4.1防止厨卫间倒泛水、溢水的措施

⑴防止地漏偏高,地面倒泛水。施工中应保证厨卫间楼地面基层标高标准,抹地面砂浆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楼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为2%,地漏处排水坡度以地漏边向外50mm处排水坡度为3%~5%,地漏标高应根据门口至地漏的坡度确定。

⑵厨卫间四周填充墙下应浇筑与墙同厚、高度为200mm的混凝土防水导墙。

⑶厨卫间采取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的设防原则,防水层做在楼地面层的下面,采用911防水涂膜,防水层上翻墙体300mm高。楼地面防水层全部完成后,应做蓄水试验,经蓄水24h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4.2防止厨卫间穿楼板管道预留孔洞的渗水

按照穿楼板管道防水处理的要求做好,灌注好管道与楼板之间的孔隙和嵌好密封膏,严格按照图3所示要求堵孔洞:填堵混凝土用与原楼板混凝土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同时要灌捣密实,缝用建筑密封膏封严,最后把楼板孔洞周围用砂浆围绕,做灌水试验,保证24h孔洞不渗水后方为合格。

4.3防止阳台部位的渗水

⑴保证阳台找坡正确,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⑵保证阳台地漏设置正确,不倒泛水。

5屋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5.1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开裂,主要是由于温差变形、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半成品的保护、卷材本身质量问题等导致卷材开裂。针对上述问题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⑴找平层留设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分格缝上附加卷材,单边粘贴覆盖。

⑵改进粘贴工艺,使防水层尽量与基层脱开,屋面周边800mm范围内满贴卷材收头密封膏封严密实。

⑶加强变形缝的施工处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半成品保护。

⑷所用的防水卷材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取样复试合格。

5.2刚性防水层施工

⑴分格缝的设置,其间距纵横向不大于6m,屋脊处应留设分格缝。

⑵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的配比和内掺的防水份量要准确。

⑶按设计要求在细石混凝土层中设置钢筋网,且确保钢筋网的保护层满足要求。

5.3防止屋面积水

⑴排水坡度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控制好排水线路。

⑵汇水面积、水落管、水落管径和数量控制,按照规范水落管内径不小于75mm,汇水面积不超过200m2。

⑶控制好水落口杯的标高比其它找平层低于30mm以上,水落口500mm周长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

6结束语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建筑工程在竣工后不久就出现了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较常见的是外墙面渗漏、屋面渗漏和厨房、卫生间渗漏,严重影响了室内外装饰效果和使用功能,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用户反映强烈。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易产生渗漏水的部位,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无渗漏,是建筑施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浅谈“宅”生活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下一篇:浅谈加强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