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目标管理体系

时间:2022-02-06 09:10:52

浅析学校目标管理体系

摘 要:学校领导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力求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为此将目标管理引进学校管理过程。本文分析了学校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以及在学校目标管理过程中对领导者的要求。探讨了学校目标管理的意义,旨在为学校目标管理的实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学校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学校目标管理;过程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的,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目标管理,是指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的活动,是逐步实现“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设定未来发展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并制定分目标,明确各级各人任务及职责,增强了管理过程的整体观念;管理者领导被管理者共同追求未来目标,重视决策目标的正确选择、前瞻性及可行性,无疑是创新的、发展的管理,实现整体目标是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

一、学校目标管理过程

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行政管理部门、师生、后勤等共同确定学校的任务目标,并以总目标为指针,确定各级分目标,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自我控制,努力实现总目标下的各级分目标,从而使学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

学校目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循环过程,它包括了学校管理的一般环节,即计划、执行、检查等,也加入了目标考核与奖惩,形成完整的目标管理过程。包括: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评、奖惩、反馈结果。

制定目标。学校目标制定包括学校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各部门分目标。学校总体目标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而制定,是学校在未来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状况和水平;为了协调各级各部门在不同时空的努力,因此要建立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各级分目标。分目标的制定以总目标为前提,并结合本部门的各种环境及自身情况进行落实。

执行目标。制定的目标必须通过实施才能产生效果。在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事相应的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还应该授予相应的权力,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部门职责的履行和任务的完成。

考评。考评是对实施目标的学校、各级各部门、各人所实现目标程度的衡量,也是对目标管理成果的评价。它既是实行奖惩的依据,也是上下左右沟通的机会,同时还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不仅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也包括下级对上级、同级关系相互之间以及各层次自我的评价。

奖惩。可以使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这一过程需要特别注意公平,公平合理的奖惩有利于维持和调动组织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奖惩有失公正,则会影响成员行为的改善。

反馈。学校管理者针对考评的实际情况,对考评结果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反映至各级各部门,指引和督促其改进工作,使学校高效地向总目标迈进。不过,反馈并不代表目标管理的结束,因为目标管理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循环过程,上一阶段工作的考评结束,也就意味着下一阶段目标管理活动的开始。

二、学校目标管理的实施

(一)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举措

第一、科学制定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发展管理需要,制定符合学校的战略规划总目标,并将目标逐层分解、细化。领导者要科学制定学校的管理目标,其总目标不仅要紧扣党和国家的教育总方针,考虑学校当前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因素,将学校教育发展的宏观因素和实际状况相结合,而且要具有未来性、发展性、创新性、可实施性,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盲目决策。

第二、完善和巩固责任制

学校目标管理强调总目标的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将总目标按照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及任务进行分解,并且对各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与奖惩,最终反馈结果,这一过程重点强调的下属部门的自我指挥、自我调控,调动了其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工作责任心。纵向的上下级目标以及横向的各级分目标相互衔接、相互协调,过程完整的目标网络,每个承担相应目标的部门或者个人都清楚其责任,并且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因此目标的制定也需要考虑阶段性和层次性,保证可实施性,完善和巩固责任制。

第三、重视教师潜能的发挥

学校目标管理强调所有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及自我管理。教职工的目标制定是经过其多方协商,结合自身能力制定的,反映了教师的主观能力和实现可能,他们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并进行自我反思,不仅是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其工作潜能的发挥。

(二)学校实施目标管理对领导者的要求

实施目标管理意味着学校领导者领导方式的转变,领导者将权力下放,统筹全局,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民主,但这并没有减轻工作量和工作责任。目标和责任细化,管理技术和方法趋于复杂化,对领导者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需要领导者及时调整或者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目标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任务型管理需要改变,领导者不仅要埋头事务,其重要责任是对学校整体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充分放权将集权与分权有效地结合,体现学校管理的科学民主;其工作重点不再是事后评价,而是主要集中于计划阶段,进行决策和组织,并且摆脱旧的经验管理,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引进学校目标管理。

进行科学的目标管理,领导者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而且要懂得适当放权,协调人际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扎扎实实,精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三、学校目标管理实施的意义

学校管理总体来说,是一项管理活动,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引进学校管理,形成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评、奖惩和结果反馈,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一)学校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

学校开展管理活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必须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前提,发挥总目标的指挥的调控作用,规范各级各部门活动行为。学校目标管理建立的纵横交错、整合一致的目标体系,国家教育总方针、学校发展总目标、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以及个人目标融合为一体,全面推进学校管理各项工作。

(二)学校目标管理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实施目标管理,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规定清楚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甚至到个人,使其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及时对结果进行考核并进行奖惩,有利于活动实施者的自我管理及自我控制,对总目标的实现意义积极,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质量。

(三)实施目标管理,领导阶层简政放权,教职工积极性增强

学校目标管理中,所有的教职工参与管理,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学校领导者制定总体战略目标,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全局,权力下放有利于教职工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掌握相当的教学自,教职工自我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民主,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2] 徐振鲁,略论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07,01

[3] 张晓辉,普通高中目标管理实施步骤和措施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4

[4] 郑付海,浅谈学校目标管理与教师积极性,济宁师专学报,1998,13

上一篇:铁路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鲁迅全集》中具有描写意义的名词谓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