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场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11:44:57

“生活化”场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地引用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教学改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并培养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引入;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69-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一、利用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教学《学习年月日》时,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挂历”。先让孩子们介绍是哪天生日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交流着,就像平常聊天一样轻松自然。交流后,老师介绍生日的组成,然后让学生们认真观看日历,并举手说出自己的生日。小朋友们兴致高昂,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找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在学生交流完毕后,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日历,学习年月日。在“观看日历”这样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入新课,学生感觉亲切自然,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与畏惧感,唤起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为学生创造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关的学习背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观察和探究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交流与合作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还能从情感方面获得积极的体验,同时,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也就变得更加轻松。

例如,学习“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形或图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观察所收集到的实物或图形,在讨论中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感知。 随后,笔者拿出来一些可供拆装与组装的长方体教具,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摸索,再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认识长方体的属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联系,他们的学习变得趣味浓厚,既掌握了数学概念,也能很好地了解数学概念的由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得以应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是教会学生解题,解答数学教材中的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了解了角的特点后,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再根据自己的印象,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学习小数时,让学生在超市主动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可以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

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学习的意义就是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带来奇特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你在商店看到标明价格的商品,如果你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种商品?你在买东西找钱过程中,你是如何计算该找回多少钱?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年级学了“认识钟表”后,我让孩子说一说自己是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看电视、几点睡觉等等。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兴趣,体验到数学应用的价值。在学习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后。请同学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他们有哪些特征?在二年级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后,让学生调查和计算自己一家三口的年龄总和;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后,计算一下妈妈买了桃子5千克,每千克4元,共付多少元?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测量自己的身高,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雪野.小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J].成功(教育)[J].2011.10.

[2] 王德林.浅淡如何创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2.

上一篇:浅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唐代太原送别诗艺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