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与有效教学研究

时间:2022-02-05 09:19:54

中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与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特点出发,对中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改进和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了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特点密切相关的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51-01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工作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其目的就是,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特点来进行体育课程的设置,从而构建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将体育教学中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与中等职业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各种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吸纳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并加以运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设与专业特点相符的体育课程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不同,毕业后会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学校的技能训练将是学生能否胜任未来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训练,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

有意图地设置运动项目,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加强相关体质训练,所以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的开设内容往往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上,一般而言,各专业的体育课与所学专业相结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制定科学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以旅游专业和烹饪专业为例研究课程设置及有效性

在旅游专业,其专业的特点主要是旅游的内容。这个专业的特点需要他们体型优美、仪表大方,具备耐力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因此每节课,我们先进行队列练习和站姿练习,然后再进行形体练习,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辨别美的能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由于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客房或餐饮工作,在身体素质方面需要较好的体力、耐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需设置相应的耐力素质训练。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中,增加较长距离的接力跑、距离不等的运球跑等内容,在提高学生的耐力时,也增加了同学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思想,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还增加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烹饪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与旅游专业又有不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安排了队列、队形内容,还根据烹饪专业的特点增加上肢力量的练习。因此,体育课上首先安排俯卧撑、单臂吊拉单杠、单手或双手托砖等方法,提高其力量素质。对于这些方法,学生们的反应都比较好。腿上绑沙袋后进行折返跑、运球跑等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克服了以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同时学生也愿意参加自己喜爱的项目,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在理论课烹饪专科理论课上,主要讲授体育保健学知识,营养学知识,体育竞赛大球(篮排足)及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的欣赏。在理论课的教学中,也要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

三、将有效性教学与评价体系有机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类型多样,条件不一,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适应不同职业学校教育的要求。因此,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该重视学生就业后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高中的体育教学多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基本标准,对专业体质没有明确的要求。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来说进程不同,培养的目标也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随着时展、社会进步,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严峻考验,以前的体育教育过于死板,气氛不够活泼,师生交流不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体育思想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要建立完整的体育教育的观念就需要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改进入手,从深层次探索体育教育内涵,研究面向新世纪中国高校与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育的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其次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要注重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全面的评价体系要围绕我们的课程目标设置来实施,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以便更好的通过调整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骆秉全.论体育教学的策略\[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3):76.

\[2\]王彤.浅谈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53(10):108-110.

\[3\]曹克广,王纪安.国外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得到的启示\[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8-10.

\[4\]高嵘,李书玲.试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45.

\[5\]尤来菊,周倩.学生主体需要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50-51.

\[6\]刘波.论体育教学的最优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9).

\[7\]汪家驹.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新疆医科大学学,2003,(1):97.

作者简介:王晓伟(1972-),男,汉族,河南永城人,本科,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资深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上一篇:浅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下一篇:浅议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