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探析

时间:2022-02-05 08:12:14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探析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其次,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涵与内容,同时,就如何有效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77-01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的问题。滥用他人内部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传递非法信息、各种互联网攻击行为等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只有实现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才可以将其应有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如果不能实现安全管理,那么必然会给网络用户造成危害,甚至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 操作系统的不完善

操作系统具有扩散性和集成性等特点,结构复杂,体系庞大。但是不管操作系统是如何的完美,如何的成熟,它都会面临着安全漏洞的威胁,有了这些漏洞,病毒和黑客就可以入侵操作系统,而这些安全漏洞没有任何一种补丁程序能够完全根治,都需要进行不定时的操作系统升级,才能够将操作系统不完善这个问题克服掉。

1.2 网络管理员的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由一些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要求,且责任心不强,工作马马虎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仔细、不用心就造成了很多人为管理问题。如给予网络用户过大权限,没有按照网络用户的类型来划分不同的权限登记,没有限制和预防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缺乏实时的计算机监控机制,甚至还会出现低级的网络管理错误,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受到攻击。

1.3 病毒的广泛传播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就是病毒,它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秘性等特点,不依靠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很难发现,计算机一旦感染上如木马程序和蠕虫病毒之类的病毒,那么往往就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反应速度大幅度降低,丧失部分数据和功能,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丢失掉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涵与内容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都具有生命周期性,应包括应急响应、安全检查与稽核、安全意识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安全原则和安全目标的确定、安全工程的运行和测试、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风险分析、安全工程的实施、安全产品与安全技术的选型与测试、需求分析、安全实施领域的确定、安全体系、安全策略等,这些构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经过安全检查和稽核之后,又开始孕育下一个生命周期,周而复始,不断上升、不断往复。黑客水平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发展,那么相应的安全技术、安全体系、安全策略也要随之实现动态调整,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都随时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3 如何有效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3.1 防病毒软件

采用防病毒软件,如卡巴斯基、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软件之类的能够对新病毒进行及时更新、联网查杀、预防,还可以实时监测病毒、实时查杀病毒,保护用户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提高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护。现在计算机病毒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严重威胁到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一旦发现地震数据存储设备感染了病毒,就应该采用防病毒软件进行实时防范,扫描出病毒所在位置,对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感染程度进行彻底地检查,将病毒彻底、完全地清除掉,从而保障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如360安全卫士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独具“自学习、自进化”优势,秒杀新生木马病毒,助力360杀毒获得AV-C国际评测查杀率第一,实时捕捉病毒威胁,预防效果更出色。全新架构进一步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性能提升30%以上,电脑轻快不卡机。智能引擎调度技术升级,可选同时开启小红伞和BitDefender两大知名反病毒引擎,双剑合璧查杀监控更凌厉。同时,隔离沙箱为用户提供百毒不侵的安全体验,运行风险程序不感染真实系统,新增“断网模式”保护隐私不侧漏。

3.2 从制度出发,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1)成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员,明确了领导小组和管理员的职责,构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2)在网络改造升级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实行管理网段与业务网段分离,杜绝业务用机上因特网。

3)局域网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建立了防病毒体系,同步升级,定期扫描。

4)全面淘汰一些配置较差的电脑,全部使用单位下发的性能好的计算机,确保不能因为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而出现重大事故。

5)全面安装防火设备,在机房,安装了防火报警器,购置了灭火器材,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等不安全隐患。

6)加强计算机应用管理,按照“单位统一管理,分部门保管使用”的办法,指定计算机负责人,并按权限设置了开机密码与网络密码。

7)严格执行“双重备份、异地保存”的数据备份制度,确保数据安全。

3.3 加强外联网络安全防护

目前外联的方式可以通过蓝牙系统、红外线系统、无线网卡、PCMCIA、有线网卡、USB端口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互联,应该在终端就对非法网络行为进行阻断,这是最为安全、最为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应该屏蔽不明端口,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来固定设置,一旦发现有那些非法的客户端企图连接网络,那么应该将非法的客户端进行网络屏蔽或者阻断。笔者建议建立一套身份认证系统(基于PKI体系),进而实现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同时,将CA认证系统和认证网关部署在重要服务器区附近,并且使得二者实现联动,促使实现传输通道的加密功能和用户的安全访问控制。

参考文献

[1]罗平,李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02:111-114.

[2]陈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应急响应技术[J].办公自动化,2011,10:153-157.

[3]王瑞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层次结构与联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10:120-125.

[4]陈璐.基于网络安全应急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7:143-146.

[5]张田.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155-157.

上一篇:新时期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工作质量 下一篇:电力系统服务中的大客户精细化营销管理与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