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

时间:2022-02-04 07:27:14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

摘要: 随着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语用失误问题越显严重,本文从师生教学双方面入手,对大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并运用学习策略和教学手段从学生及教师两个方面来解决大学生语用失误的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the pragmatic failure bacomes a serious problem.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wo-pronge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pragmatic failur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use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pragmatic failure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wo aspects.

关键词: 语用失误;文化干扰;学习策略;文化导入

Key words: pragmatic failure;culture jamming;learning strategies;introducing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208-01

0引言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做“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即“交际能力”。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得体的运用一种语言已经成为展现一个人交际能力的新的标准。一般来说,交际能力会划分为四个部分:一,语法是否正确;二,语言是否可行;三,语言是否得体;四语言如何实施。我们通常会把第一部分列为Chomsky曾提出的“语言能力”的范畴之内,而后三个部分,我们通常称之为“语用能力”。近年来,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的英语教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学环境有了极大地改善,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试能力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自1999年,英语四六级开展口语考试以来,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新一轮的课题研究,事实上,很多大学生虽然在各类英语级别考试中,成绩骄人,但是,在英语实际运用上,却并不尽如人意。自Leech(1983)对语用语言学(Pragmalinguistics)和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s)做了区分后,我们就把语用能力分为两部分: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前者着重于语言语法的使用规则,词汇的正确运用,句群的合理安排。而后者则着眼于谈话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与规范。因此现今大学生于前会出现语法疏忽,于后会出现文化背景混乱,从而导致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会出现语用失误。

1跨文化交际

其实,语用能力是一个语言学习者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对语言的把握和掌控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情合理的语言运用,我们会称之为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是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影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大障碍。根据Thomas(1983)提出的理论,语用失误划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语言语用失误主要指学生表达出的语言并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规范,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native”的感觉。而社交语用失误主要指在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并不了解对方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素养等情况,从而出现的表达失误。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了新的研究方向。

2语用失误的原因

造成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使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形成了各自的语言规则,它的基石就是自己母语的深层文化,这是我们常说的语用负迁移。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学生会习惯性用母语中的知识去理解所说的语言。再如:对汉语的直译,很多学生喜欢运用母语的直译,最常见或许也是最成功的直译是“Long time no see”,这个丝毫没有英语语言逻辑的句子,由于说错的人过多,最后使得英语本土语言者也被迫接受了这句没有任何主谓逻辑关系的句子。但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很多时候学生由于不了解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而直接套用了汉语中的表达话语。还有对英语语法的漠视,说话分寸把握不当,不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和地位,对熟悉的人或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用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或对陌生的人使用了过于随便的说法等等。因此,解决语用失误问题就需要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和学生共同进行双向的文化导入。

我们曾经对沈阳药科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学生进行了语用失误的相关问卷调查,发现有80%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了解甚少,遇到翻译直观的反应是母语词句顺序翻译。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干扰,从中进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首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记忆策略有效地认识记忆英语文化知识和语用规则。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盲目的进行语法的解释,而需要加强语文化方面的导入,使得学生快速记忆。其次,可以利用情感策略,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外文电影,外文电视节目和外文广播的真实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观赏的同时,对英语语言文化和习俗产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再次,可以利用社交策略,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行有效地引导。鼓励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因为有了真正的语言环境,学生会更容易放下自己母语的干扰,进行更有效的语言交流。

从教师方面来看,如果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自身出现语用失误,或者一味的把教学重点放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看轻学生语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那么,这将会对学生的交际能力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因此,解决大学生语用失误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对英语文化的导入。首先,不恰当的语言输出可能来自于教师自身、所授教材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习题册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在强调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的同时,又注重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其次,教师要进一步的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对,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一套成型的理论和套路,鼓励学生将之运用在实际交际中,并要定期开展汉英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的研讨会,取长补短,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交际是双向的,同样,教学也是双向的。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3结束语

Thomas曾说:“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他顶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但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被认为是‘不真诚、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由此可见,文化教学的提升,学生语用失误的避免等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日益彰显,因此,大学的语言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习得上,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张公谨,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从“保姆”到“妈妈” 下一篇: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