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微学习的东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设计

时间:2022-02-04 03:32:16

基于移动微学习的东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设计

摘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事关农民群众的直接利益以及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探索基于移动微学习的农民培训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发展,设计和构建基于移动微学习的培训模式,将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提供新的培训思路,将促进其发展。

关键字:培训;微学习;设计;思路;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266-03

The Design of Dongyang Rural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Mobile Micro Learning

XIE Rui-bing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322100,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mediate interests of the farmers and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Exploring new farmers training pattern based on mobile micro learning,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micro learning. The design will provide new training ideas for the training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ining; micro study; design; ideas; mode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事关农民群众的直接利益以及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微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1],如何将这一学习方式有效地运用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中去,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东阳市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来,每年都会培训大批的农村实用人才,已经累计培训农民十几万人次。随着信息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农民培训方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满足农民需求并提高培训质量的培训方法,探索基于移动微学习的农民培训新模式,对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国外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对移动技术本身发展的研究,如系统构架、技术支持和平台实现;另一方面还关注基于移动设备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研究。在移动学习平台与系统构建方面,最具代表的是芬兰的XTask移动学习系统和欧洲的mGBL项目[2]。在国外,对微型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开展微学习研究的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国外发达国家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经验比较成熟,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组织形式,建设了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移动学习和微学习同时运用与农村培训,在相关文献检索中并没有发现太多的研究成果,应该说还是处于起始阶段。

我国从2000年首度引入了移动学习以后,加大了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力度,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12月做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学习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技术支持研究,而在其应用领域的研究还比较狭隘[3]。在国内的微型学习研究领域,陈维维李艺等学者指出了微型学习的基本特征,祝智庭教授在微型学习的设计研究方面提出了“个人学习环境”的创建。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农民正越来越多的通过远程传输手段来获取教育信息和享受教育资源。我国农民远程培训最早由北京市政府启动,从 1999 年开始至今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的北京农村远程信息服务体系。在对农村培训模式的创新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平台及其培训资源建设方面,基于移动微学习的农村培训平台的研究,文献研究方面还是基本处于空白。

2 移动微学习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的可行性分析

2.1 东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状调查及培训需求分析。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东阳市在浙江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积极认真的落实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东阳市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来,每年都会培训大批的农村实用人才,已经累计培训农民十几万人次。《东阳市2015年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要点》中计划在2015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700人,共有十大类培训项目分布在七家培训单位培训。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是农民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有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前景。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中的生产能手和乡村科技、文化、服务人员以及能工巧匠为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4]。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首先要确定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对象一般是想学习、愿学习,希望通过掌握或提高某些技能来帮助就业或创业的农民,这部分农民往往对新事物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二是要准确把握培训内容。农村实用人才因其从业方向不同可能会涉及各种行业,这就要求培训内容博而杂。不同的人要能快速准确的选择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在目前采取的集中式培训中很难实现。

2.2 移动微学习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的可行性分析

移动学习和微学习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由于其灵活、新颖、高效率、低成本已经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农民、培训资源、培训专家、培训组织者是农村人才培训中的四大要素。通过对其四大要素的特性分析,发现移动微学习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切实可行。

移动微学习具备时空开放性,可以解决农民的工学冲突,为农民的学习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教学内容可以实现有层次有差别的推送,具有针对性;超媒体的呈现方式使得培训具体直观、生动形象。

可行性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农民移动微学习培训模式可行性分析

3 基于移动微学习的东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模型设计

3.1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移动微学习培训资源

在移动微学习培训模式下,传统培训模式的培训资源已经无法适用,因此需要对培训资料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要根据培训要求和培训农民的学习特点,将培训资源建设成简明、合理、独立、个性的片段化微内容。微内容在培训目标、培训资源方面所需求的资源、学习的时间对于培训者来说都需要体现“微”、“小”的特点,因此微学习内容的结构一定不会像传统课程的结构完整[5]。设计培训内容时,培训专家要确定好培训目标,正确分析培训者的掌握能力及学习需求,以此制定培训科目、设计培训大纲,并将培训内容设计成若干个独立的单个微学习资源,以此满足培训者系统培训和临时学习的需求。所有的学习资料按一定的索引规则统一存放资源数据库,索引库智能推送学习资源到移动终端供培训农民学习。

设计培训资源时首先要立足于培训对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培训对象是普通农民,因此要充分考虑其学习能力及掌握程度。其次要人性化和具有针对性,要能激发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同时还需要支持性和导向性。

农村实用人才移动微学习培训资源建设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农村实用人才移动微学习培训资源建设模型图

3.2 构建移动微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

平台拟基于WAP2.0技术架构,真正实现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使手机成为一台微型电脑终端[6]。平台的技术架构由四层组成:表示层、网络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表示层是用户和系统交互的接口。培训组织者和培训专家可以通过PC端访问WAP平台管理平台或资源,培训对象(农民)、组织者、专家都能通过移动终端浏览和使用平台。网络层通过WAP2.0技术实现无线设备与Internet的连接。业务逻辑层用于封装整个系统的模块功能,对表示层的应用请求做出应答并提供业务服务。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存储功能,是平台的资源库。移动微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移动微学习平台的体系结构

3.3 设计并实现移动微学习平台的功能

平台的功能必须要依照需求分析来设计,要满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各项需求,又要充分考虑使用对象(培训农民)的实际特征,其功能既要全面丰富,又要简单易用,既能满足大众化的使用要求,又能智能推送实现个性化需求。平台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培训学习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以及交互模块,各模块都包含了其子功能模块。系统通过WAP2.0技术开发,分安卓和IOS两个版本。平台要能满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各项需求,其功能需做到全面丰富,但由于其使用对象的主体是农民,其信息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平台功能在操作上务必要做到直观、简明、易用。移动终端由于屏幕大小问题,使得其在功能和操作上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要妥善解决。

系统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图4 移动微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图

4 小结

微学习是学习环境的一种新表现,针对传统学习而言,它表现出了明显的互补性特征。移动学习实现了随时随地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学习。移动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将其应用到农民培训中去,在移动微学习培训平台的支持下,农村培训将突破以往传统培训模式下的时间、地点、资源利用率、工学矛盾等制约,依托目前成熟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构建灵活、快捷、经济的新的农村培训模式。

基于移动微学习的培训模式的提出及应用,将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提供新的培训思路,将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慧慧.交互型微课件的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Bower,M.Affordance analysis Matching learning tasks with learning technologies[J].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2008,45(1).

[3] 陶璐琳.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 刘超.微型学习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1(3).

[5] 翟玉霞.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 孙素芬等.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上一篇:基于NPOI组件生成Excel报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解读动漫设计中CG插画的应用分析